跑步是一件相當有趣的活動,
你可以隨時隨地穿上一雙適合自己的跑步鞋到各底去旅遊,
但要如何做一個全方位的跑步者呢?
老實說真的我自己也再思考這方面的問題,
跑得快算嗎?跑很多場全馬比賽算嗎?其實這方面的答案眾說紛芸,但對我個人來說,雖然我本身的跑齡並沒有多久,認真跑起算來差不多一年半左右,這中間也經常受傷,但我不斷的思考一件事情,我為何喜歡上這件事情跑步,不知道有沒有人也經常問自己,明明跑步累的要死,為何還要花大把的時間和金錢來從事這項運動,但不停的思考之後,我歸納了幾點方向。
一、運動(保持身體健康)→但身為跑者的我卻經常運動傷害,而這些運動傷害的原因也非常的多種,但主因也是因為我對於跑步的知識非常的缺乏,例如(跑姿、鞋子、補給、睡眠、訓練…),因此給了自己種種的菜單,不是吃不完就是吃完效果都是差強人意。
二、很便宜→但一場跑步的比賽最少動則900元,最貴超馬就快2000(這還不包括交通、住宿、吃飯還有請假的薪水、或是跑步時需要的一些裝備和能量裝備)
而深入瞭解了這些狀況以後,我開始思考一件事情,我要如何讓自己跑的開心這才是最重要的,我開始研究如何調整自己的跑姿、時間分配、營養攝取、如何訓練、資金預算等等。
跑姿的研究我個人是覺得每個人的身體結構都不盡相同,因此我個人覺得跑姿盡可能不要學別人跑步的狀況,因為每個人的身體結構都有所差異,而我右大腿以前因為運動傷害有些萎縮因此更不可能跟一般的跑者一樣能夠如此的平衡施力,試著找出自己跑起來舒服的感覺我覺得會比較重要,我有時會赤腳來測試,這樣就可以比較清楚如何的施力是讓我自己膝蓋比較ok的感覺。
時間分配:老實說真的通常隨意的10k練習就會讓自己耗了快1個小時的時間,但一天只有24小時,扣除工作8個小時和理想睡眠時間8個小時和吃飯時間大約2個小時左右(真的可以利用的時間真的非常的不多,因此要好好利用這段時間跑步更是非常的珍貴),以前的我會一直不斷的跑,但是從來都不考慮跑步的效率和效能,這樣不只導致身體容易受傷而且也沒有時間恢復原狀,只是讓自己越跑越累,傷痕累累罷了,而現在我給自己的跑步時間一天最多就1個小時而已(除了比賽以外),這個一小時在不停的分割幾個區塊:熱身、跑步、收操(因此我必須讓自己的跑速加快,強度加大)400m公尺大約配速都練習4分半以下來練習(因為我跑的慢,所以這個速度目前是我能夠容忍的狀況)。
營養攝取:經過一連串的比賽研究我發現,我經常吃進許多不該吃的東西,除了讓自己肚子很不舒服以外,還讓自己的荷包非常的傷害,現在我吃的部份早上、中餐盡可能都在家裡吃、晚上盡可能以水果或是豆漿來代替。
資金運用:為了避免讓自己當月光族所以我現在開始讓自己執行預算限制的計劃,小五本人薪水淺薄大部份都被充公了,因此可以運用的資金每個月只有一萬二左右(3000是固定要強制存起來的部份、5000元房租),因此真正可以使用的只有4000元,還好吃的穿的都用家裡的,因此我現在真正會動到錢的地方有幾個方向、交通油錢費、出外吃飯錢、交際費,因為比賽耗錢真的太大了,所以可能之後我將不在參加任何的比賽,油錢100元基本上可以讓我撐一個禮拜、出外吃飯可能預算都要限制在100元左右、交際費可能要另外再考量狀況,我個人覺得要隨時記帳,否則當錢全部花完時真的是會讓人難過極了,雖然限制的感覺很難受但我覺得必須要嚴格的執行,錢不好賺若不能把錢花在刀口上,在多錢也不夠自己花。
訓練部份:還好有加入跑團練習因此可以省非常多的費用,也可以達到訓練的效果,最多會花費的地方就是重訓時要去一次健身房100元,和hash參加200元左右(hash 我考慮是一個月最多參加2場就可當作比賽來練習)
以上是個人淺見若大家有其它想法願意分享也歡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