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搞事情--论沟通的三头六臂

搞事情--论沟通的三头六臂

作者: 季中 | 来源:发表于2020-06-12 22:08 被阅读0次

    这几天与一些大能量的人沟通的多,很多的时候,一不小心会遇到一些麻烦,慢慢总结,思考出三头六臂这沟通的多个点来。

    首先,在与任何人的沟通,一定得记得他是人,那么,作为一个人字有两个笔画:一定有两个方面:一方面要与他沟通事,让他理解这一件事的逻辑关系,技术知识,先后次序等功能 性的问题。另一方面要解决他的心态与情感的问题。光有知识与内容,没能情感。或者是光有情感没有什么内容,人都是少一些。

    在很多的时候,人右边一个笔画那一个心态,有时比知识与技术更为重要。于是在沟通之中,我们的一般是先理心情,再做事情。沟通说的简单一点,就是沟与通两个方面,通是在内容上有高度。而沟是有关系,一定是先有关系,然后才有内容,先连上水管,然后才有水的内容过来。

    这里要有沟的关系(水管),然后才能够通水(传递内容),任何两个人内容的互动与交流,一定要建立在某一种关系之上。从我们这一个沟通的主体来说,不光传递是内容,最关健的是看看关系,也就是说,先有关系去谈事。先联上水管再送水。水管没有送再多都是浪费。

    这里关系,可以分为“关”:临时性因工作生活等有关注,这是一种弱关系。与“系”也有就是在情感有牵挂。这是一种情感上的强关系。人与人关系有强弱之分:

    可以从下面四维度来分析一、互动的频度,互动的次数多就是强关系,反之则弱。信任度的高低,三、亲密程度,关系密切是强关系,四,互惠交换:经常互相帮助是强关系。反之则弱。

    离远为弱关系,靠近中心为强关系

    强关系与弱关系并不是以有用与无用来表达,在国外人们找工作,多是依赖于弱有关系,在中国小城市找工作却得依赖强关系。弱关系传递信息,强关系传递影响。而从听众这一个主体的角度,特别是对一些弱关系的临时性工作与商业上的对象,一定要考虑到他的需求。我人讲他需求的东西,他的关注度就会高,反之,我们讲一大堆,对方则毫无兴趣。

    在弱关系之中,人就要得去判断对方的需求性。对方与我们并没有情感上的多少联接,那么对方的需求点是一个核心问题。在稍为近一些的强关系之中,一定要注意情感的互动与调整。人的情感,不是好与坏,只是强与弱。很多的婚姻的双方,离婚之后还是爱或者是恨着对方,虽然不见面的,这一种关系还是高密度关系。而最后能够想起来对方,觉得很淡然了,那就真的释放了,想想来他就象想起一个陌生的人,于是曾经的强关系也就变成了弱关系。

    这里我们把主体(我们自己)、客体(客户或者是对象),要沟通的内容或者是事物(某事或者是某物)这三者组合,就成为一个三角形,而其中内与容,需与求,情与感,是完全不同的几个点,我们称之为三头六臂。这里详细介绍下下。

    这里人的关系,关是情感上的关注点多与少,是感性的。而系是理性是的需求点,是理性的,因为人的关系又可以分为情感上的关,与理性上的系两个部分。换一句话来说,就是理性上的需求这一件“事”重要与否,及感性上的“情”感多与少的问题。加上搞点内容,整个沟通用三个字就是搞、事、情。

    一、情感问题:

    情感问题是沟通的核心问题,内容解决沟通的高度,而情感解决的是沟通的温度。情感之中分为情与感两个部分。人的情与感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部分。我们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闻到什么,这一个最原始的感觉,就是感。而这一个感之后绑定了不同的情绪,就称为情。例如吃辣椒,这里的辣就是感,吃过之后,四川人觉得好受,上海人可能觉得难受,这里的好受与难受就是情。

    七情六欲-喜(爱),怒(厌),哀(惧),乐(欲)

    人的情与感,是完全不同的,人的七情六欲:喜怒哀乐。喜之而不得是爱,怒之前,是厌。人死之哀之前是(惧)。而欲望刚刚得到满足之后,是乐。这里的七情 喜(爱),怒(厌),哀(惧),乐(欲)其中的喜(爱)与哀(惧)都是感,我们看到自己新生孩子,不管他对我好与不好,一般都是喜爱。这里都是无条件性的。对已经过世的父母,一般都是哀(惧),这一些也是无条件性的。我们对孩子的喜爱,是一生也极少变化的。对过世父母的哀惧,也不容易改变。

    距离产生美,没有完美只有完好的距离

    反之我们面对我们的情,则是不时的变化:象我们爱吃某一个菜,没有吃到的时候,想吃它。刚刚吃到后欲望刚满很快乐。然后再吃一点,就会厌恶。再要吃下去,就会发火。我们可以看到,同一种东西,我们的情是在不同条件下不断的变化。这里最典型的就是夫妻之间的男女事,长期没有特别有欲望,有时很乐,但是高潮后则厌了,再后就会怒,而后又会重复这一个周期。

    人与人之间,与亲生子女之间或者是与父母之间,可以达到水乳交融,二人一心的,不二状态的感的关系,但是大多数情感好的两人,特别是夫妻之间,大多是情的关系,只有灵魂上的伴侣,才能够达到感的关系。所以两个人的情感是四种状态:有感有情,有感无情,有情无感。无感无情,只是想到理性上的需求。

    两个人心灵完全重叠,对那一个灵魂的伴侣象是面对另一个自己,则是有感无情。摸他左手如同摸我右手。两个人心灵上完全合一,心有灵犀。两个心灵刚刚触及,则是有情而无感,还是在情的范围内,情不停变化。人对自己的孩子,一般是有感有情。心灵部分重合,也带着强烈的情绪。一般的夫妻则这四种感情状态都会有。

    心灵距离与情感

    在有感有情之中。在高密度强关系之中,一定要考虑到对方情感的调整,时时注意对方当下是在欲与乐的好受情之中,还是在恨与厌恶难受的情之中。要及时自理情感。可能上一秒是爱也下一秒到达高潮,然后就变成了厌恶。所以自理情,一定要处理心情再有事情。

    在任何人看到,他们都会把天下的事分为三类:你的事,我的事,老天的事,正常的普通人,他就会把界限弄的很清楚,你说他的事,他会木然:这是我的事,关你屁事。你说你的事,他会说:你的事。关他屁事。不管怎样说,这一样,都是一样,事不关已,高高挂起,人家的事,都是能够推就推一下,不能够推,就免强糊弄一会儿,最后连自己的看不下去。这一件事归根结底,就是内在没有情感的问题

    做任何事,一定要先理心理,再做事情,先自理关系,再处理内容。事再好,人没有情,看那一件事,就怎样看也不顺眼,而一旦有了情了,于是这一件事,就不是你的事,而是我的事了。我们与外面的人谈事之前,一定得明白他的这一个情有没有打开,先理心情后做事情,情已经打开了,那么,他就认为这一件事,就是他的事,所以我的事,你的事,他的事。中间只是隔着一段情,有情之人,则所有事都是他的事,他要为天下人负责,而无情的人,包括他自己的事,他新生孩子的事,都是人家的事,他都不愿意负责,把身体当给外面。

    有情是铺路,有内容是走路,先铺路后走路,千万不要没有铺路就走路,没有理清关系就表达内容,最后是变的无路可走。这里一方面就是这一个人的情商高,擅长在情感上挖沟,然后制造谈话的氛围与环境。让整个聊天能够和谐下去。另一方面就是智商高,能够用一些很简单而简洁的语言,把一些内容表达出去。

    先铺路后走后--先有情后讲理

    所以,在任何的时候,只有调整好情,让对方大脑之中的情感中心激动了,于是一切的事都不用你管,那里他是舞台的主角了。家事企业事国事莫不如此。在一个家里,如果有情感,双方总会抢着做事,没有情感,于是就你拉我扯,各讲各的道理。情调好的,什么理都好说,什么事都可以开口,于是在讲话做事之中,不去关注对方的理,而关注对方的兴趣点,对方的情感之所在,让对方先有温度然后再寻找高度,这是一个核心问题。

    人为什么老讲理,并不是理知道的太多,只是无情

    ,所以,讲理就是走道,讲情就是铺道,一个情商不高而智商高的人,不注意氛围就抓住一个人就开讲,就象去医院不给人家打麻药就开始动手术,从来不管他人心灵痛苦,很容易就只光着走道而不去铺道,最后走着走着就把天给聊死了,无路可走。

    二、内容,

    它是分为内与容两个部分,内就是它的表达主题,它要表达的内核。是它的骨头与树的主干。容是它的血肉,是它的枝叶。《高效演讲》之中,任何一个演讲 最终要传递有一个有品质的内核,这一个内核不能够太复杂,太冗长,我们完成一个内容的表达,有一个重要的标准可以帮我们理清表达的品质--也就是整个内容可不可以用一个短语来明确,清晰的把我们所有的想法概括出来,这里可以用思维导图来把我们的重点理出来,思维导图那一个中心点就是内,是核心,几根粗线条,也是内核

    讲话一定要一个核心,先内后容。

    如果可以那就有效果。如果不可以,那就是东拉西扯。欲说还休,表达之中着许多目标不明的废话。从而让我们的核心精神失焦,没有办法凝练出中心思想,一段表达,最怕的是容而没有内。让人半天都摸不清头脑。

    一段讲话,特别是商业谈话,一定要干净凝练,最害怕的是象两个老妇女一样,东家长李家短,拉里拉查,忙了半天还是不知道说一些什么主题,如何让内容精炼有两种办法:一,用时间来压缩,这里最精致的就是电梯演讲,如何把内容压缩到一分钟之内,在领导的电梯间把整个主清楚。最多只用一到两分钟。把段落变成句子,把句子变成几个关键词。二,为内容构建一个逻辑框架,把枝叶都拿掉,只留下主干,这里用三种经典框架:1、因果关系,2、分类关系,3、结构要素。用这一个剪刀,做减法,做到内容无从山头,最后会主题突出。有内而无容才行。

    三、需求

    需求分为需与求这两个部分,弱关系之下,特别是客户与商业伙伴来谈事,我们一定要了解他的痛点与痒点,这里在于对对方需求点的挖掘,及痛点的分析,用中医的理论,就是病与症的问题。他有需求点与痛苦点,是他内在有一些病,但是一定得观察他外在的症状有没有出现。如果大规模出现,则会有痛点。如果症状还轻,则只有痒点。如果没有出现,这一些病只在他的内部,就是有病而无症。这里就象象扁鹊见蔡桓公一样,你说他有病,他是真有病,但是没痛也不痒,他一定会说你有病。

    这里症状大,就会求人,病人找医生张张嘴,我们是卖止痛药的。如果症状轻,只有痒点,就是卖维生素的。甚至是卖鲜花店的。这一个东西固然很好,可是对方有之不多,无之不少。不痛不痒。今天买也成,明天也可以,这一个就难卖。换一句话,就是对一些强关系,就是一定要先有情再谈事。而对于一些弱关系,一定是有事才有情。事大,他的需求多,情就大。没有什么事,大家大路朝天,各走半边。你不必鸟我,我也不用鸟你。这里传统所说的及所用的人脉及情感根本没有什么事。

    还有很多的人,与任何的大吹他的人脉,这一个也认识,那一个人也知道,可是在这一个世界上,一定是你有事,而且是很大的事,人家才会真有情对你,经济基础最后决定上层建筑,你天天都没有什么事。或者只是一些鸡毛蒜皮的东西去找所谓的领导与人脉,其实什么情份都没有。只是损耗情感。我们与一些资源的领导交流,他们只会看我们的事如何,值不值得他去做,值得做的过程之中,就可以建立 一些情,不值得做,就没有情,

    -事情是事与情两个字,有情方有事。有大事有大情。

    深度的关系,在于资源。人与人的深层关系是资源,源就是我们与对方沟通频度与连接度,这里会决定我们的情感,情感越来越深,我们的源也就是连接度也就会越来越好。而我们自己的知识体系及相关权威及能力体现,在对方眼中会有一个高度,有高度才能够让对方听话。

    资源的四个象限

    人与人的连接就象倒水一样,只当有一些高度落差,我们的水才可以倒下去。也就是一定要在他人眼中有一定的资本,我们在某一个行业比他高,才可以让他听我们的话。于是人与人的关系,分为有资有源,有资无源,有源无资,及无资无源四个象限。清楚地知道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在哪一个象限,会明白沟通的秩序与内容是全然不同的。

    有资,比对方高才可以倒水,无资比对方低,只能够倾听。

    当然这一些沟通仅仅限于家庭亲友这一个高密度的强关系的维度,在工作与商业之中,我们经营是低密度的弱关系,特别是商业之上,商业传递是信息与需求。这如果我们传递的产品符合他的需求,他就会感兴趣,而反过来,我们的事对他来说需求性不大,那么就算是强关系也会弱化下来。于是人与人的沟通,就会有三个要关注的头部:我,对方,沟通的事情或者是营销的产品。

    这三头:主体,对象,产品。及六臂:关与系,内与空,需与求,是所有沟通的基本原则。在重要的沟通前,先把这一个三头六臂的东西给画好,后面才会有效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搞事情--论沟通的三头六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rsuz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