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稿写了《微习惯》一书的读后感,写作过程中没有翻书,没有翻资料,全凭记忆的内容完成。看过后留在脑子里的东西,才是对自己最有帮助最能指导行动的内容。
微习惯策略的理论基础
微习惯管用的理论基础,在于大脑抗拒巨大的改变,微习惯策略寻求了不和大脑抗衡,最终能帮助行动并形成习惯的方法。
平日里我们采用的“动力策略”,依赖的是动力,即“打鸡血”、“立志”等动力来源。一方面,一个人的动力极容易受到情绪和状态影响,是不稳定的,不可靠的。另一方面,“动力策略”常常寻求一步到位养成我们期待的新习惯,与就习惯相比,有大幅度改变,会遭到大脑强烈抵抗,因而严重消耗意志力。如果不是拥有极强意志力的人,最终容易被顽固的大脑打败而中途中断,恢复到旧习惯状态。
微习惯策略,执行的是小的不可思议的行动,相当于在大脑的安全区边界活动,尝试踏出安全区一小步,而不引起大脑的注意和反抗。但是,如同牛顿惯性定律强调的一样,“万事开头难”,只要我们开始了行动,后面的行动雪球越滚越大,则是完全有可能的事情,最终我们能超额完成目标。
对我的观念启发
我想起来和菜头曾经告诉我们如何完成一篇文章,说的是他想写文章,但是没有思路时,就打开Word,开始随便打字,想到啥就打啥,有时候甚至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字母。接着,他可能就有了写作思路,进而完成一篇文章。这个过程看似荒谬,其实是帮助我们实现行动的第一步。
连岳说,他每天战胜拖延症的法宝在于他使用一个3分钟的计时沙漏。当他不想做某件应该完成的事情时,他就打开沙漏,跟自己说只工作3分钟,工作3分钟就好。基本上,3分钟之后他就进入了工作状态,就能顺利完成接下来的事情了。
读完这本书,我也思考了这么多年我改变甚微的原因。我写过《既要“立长志”,也要“常立志”》,《万事开头难:关于“工作效率”的思考》,都没有实质解决我的问题,让我培养出一个能持续行动和产出的习惯。
我其实很早就买了《微习惯》的书,但只看了别人的介绍,没有翻开读过,体会不深。这一次认真阅读,再结合行动,理解加深了很多。阅读一本说理性的书籍,最重要的是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在阅读这本书过程中,依据书中建议,我梳理了自己想培养的微习惯,并写在了本子上,每天记录。
培养微习惯的步骤:
梳理微习惯:明确想要培养的微习惯,依据具体,可行,小,且不超过4个的原则,写出来;
记录与追踪:一定要记录,看着不断增加的完成天数,本身是激励。
奖励:目前没有安排特别的奖励,完成任务本身就是奖励。
践行反馈
-
早上老公跟我说,昨晚上完成了锻炼和练字,锻炼还超额完成,本来目标是1个哑铃,实际做了25个,我就很开心。我昨天没有完成平板支撑的打卡,晚饭本来想吃米粉,后来哄宝宝睡觉,自己跟着就睡着了,意外完成控制晚饭的目标。
-
昨天没有完成位目标,经验教训是,我是一个长期缺觉的人,睡眠又很轻,一旦困劲来了,就想立刻抓住困意,很快入睡。这时候连起身盖被子都觉得麻烦,又怎么可能顾得上需花一分钟来做的微目标。所以,鉴于我个人情况,当前应该像老公昨天一样,在还不困的时候,尽早完成微目标。老公昨天就很棒,在十点之前就完成了锻炼和练字,没有留到深夜再去做。
-
关于补打卡:今早上本想着要补昨天微目标打卡。后来一想不行。当天没完成就是没完成,不能通过补的形式,给自己借口和拖延的机会。本来微目标就很简单,我有很多机会可以完成。
-
目前的微习惯有
- 凯格尔运动1组(每组5次,一次10秒)
- 平板支撑30秒
- 写字50字
- 阅读1页数
- 控制晚饭(意识形态,不强求)
已践行和记录差不多一周的微目标,在确保自己即便仅完成微目标(不超额完成)的前提下,每天都有满满的动力想要去做这些事。希望自己最终能有所改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