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自1985年5月提出,推行已30多年,它脱胎于1983年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作出的“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三个面向题词。
然而它还是因“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继续在“内卷”上没有突破。
这句话俨然成为了现代中国社会最有力的一句口号,而这句口号的背后不是应试教育,而是家长们的“集体性焦虑”心理!以这种焦虑为导火索,让家长攀比成风的“剧场效应”,让孩子过度追求高分高学历的“分数至上”都在不断激化家庭教育的矛盾。
我们要跳出这句话的影响,攀比美德,追求丰富多彩的人生,在改变不了周遭环境的情况下,先从改变自己、影响家人开始。
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的开篇语非常震撼:“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相似的是什么?是美德,是百善孝为先,是家和万事兴,是生财有道懂平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