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画介绍
微型画的起源远可以追溯到手抄本时代,当时的僧侣们将圣经抄录在羊皮纸上,并用大量的彩饰来点缀这些珍贵的书籍,段首字母更是极尽装饰之能事,资助者的头像有时便会被绘入a或者o这样的天然画框中,这些散落在羊皮卷中的人物头像便是微型画的雏形。
十六到十七世纪,画师开始使用油画颜料在铜或者金银面上绘制微型画。象牙直到安妮皇后统治时期才逐渐成为微型画的主流材质,使用的颜料也随之转变为水彩或水粉颜料,为了防止受潮和落尘影响,画面背面会贴上牛的肠膜。还有一种更为珍稀的微型画,一般没有机会见到,这种微型画是由金属氧化物绘制而成,并以搪瓷的形式镀在金属表面,其实看起来和瓷板画差不多,工艺上也都需要进行烧制,但是瓷板画在西方却不属于微型画范畴,即便是尺寸符合微型画定义的那些,在1889年伯灵顿艺术协会组织的微型画展上便没有瓷板画参展。除此以外还有绘制在纸板和赛璐璐上的微型画。
随着材料的革新和工艺的进步。在形制上,微型画也经历了由正圆变为椭圆再出现方形的变化。
当然最终说来绘制在象牙上的微型画才是微型画收藏的主体。好的微型画画师会用极细的笔触以类似点刻的形式在象牙上进行创作,这种细密的纹理只有在高倍放大镜下才能展现出来,是收藏者区分微型画好坏的重要标准。
在题材上,微型画主要以人物肖像为主,小到一只眼睛(微型画的一支,又名“爱人之眼”),大到半身像全身像甚至群像,这些人物大多与绘师同代,但也不乏一些历史名人和文学、艺术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一种近乎黑白的微型画,初见可能会以为是由版画裁剪而来,实则由石墨绘成,画工好的那些也是值得收藏的。
微型画在西方有着深远的收藏历史,国内则是比版画还要小众的存在,跟所有手绘艺术品一样,微型画质量也都良莠不齐,但是相比油画,微型画有着和复制版画一样的特性,既不可再生性(并非真不能再生,只是成本太高):作为一种实用艺术,微型画和复制版画一样,在廉价的照相技术出现以后便迅速没落,虽然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期,一些艺术家试图复兴此项艺术,但也仅仅是濒死前的回光返照罢了,现在可以说没有人掌握或者说实践着这种技艺。而且相较而言,一幅精品微型画的价格也远低于一般油画,所以只要有眼光,收藏微型画,除了能够点缀自己的书房以外,还是比较保守的一项投资。
微型画欣赏
夏里尔微型画作品法国微型画师夏里尔的作品,十世汉密尔顿公爵的藏品,后来家道中落,第十二世汉密尔顿公爵被迫于1882年将哈密尔顿宫的部分藏品进行拍卖,这场拍卖会在当时轰动一时。拍品中不乏波提切利、提香、鲁本斯、卡拉乔等大师的名画,这些作品多被当时刚组建不久的英国国家美术馆以相对较低的价格(1000~5000£)拍去。
德拉卡塞特微型画作品法国女微型画师徳拉卡塞特微型画,徳拉卡赛特是法国新古典主义画家让·巴提斯特·勒尼奥和微型画师奥古斯特的学生。洛可可风格,画面中少女手提花篮,微风拂过,吹起了她的帽子和裙摆,画面色彩鲜艳,细节完美,虽然长只13cm,但是细节刻画是一些1m尺寸的油画都难以企及的。
爱德华·哈丁微型画作品最后一幅是爱尔兰微型画师爱德华·哈丁的作品,典型的英国画派风格,也是一幅细节近乎完美的微型画作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