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作者:许罡
叶下洞庭初,思君万里馀。
露浓香被冷,月落锦屏虚。
欲奏江南曲,贪封蓟北书。
书中无别意,惟怅久离居。
——唐·上官婉儿《彩书怨》

上官婉儿,名副其实的才女,实打实的美人。她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夸的人很多,骂的人也不少。夸的人夸其才华诗文不让须眉,骂的人骂其淫媚弄权、祸乱后宫。
上官婉儿从小在宫中长大,先随武则天,后随复辟的李显,到最后被李隆基所杀。她的一生一直处于权力的漩涡之中,看似人威权盛、富贵荣华,但却一直得不到一份真挚的感情。
一个掖廷出身的奴婢,能从卑微之地脱颖而出成为武则天的秘书,中宗李显的昭容,仅靠姿色媚上,没点真本事是不可能的。因为姿色有褪去的时候,只有真才实学才是长期资本。

她从高贵的大家闺秀到最卑微的奴隶,又从奴隶一步步攀上权利的高峰,每一个人,都能在上官婉儿身上找到励志因子,又不免一声长叹,她不过是一朵幽兰入世,遍染尘埃。《彩书怨》一诗就是写上官婉儿怀念丈夫的怨情,寄寓了作者对唐中宗的思念。
诗中,上官婉儿以闺中思妇的口吻,描写了一位住在江南洞庭湖边的思妇,面对着满江红叶,思念远在万里之外蓟北的丈夫,由此引申出绵绵情思。
诗的开头写这位思妇生长在江南洞庭湖边。这是本于屈原《九歌·湘夫人》:“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两句屈原诗中的名句,她写诗时就用作开头。这样就想象思妇的丈夫在蓟北(今天津蓟县北)戎守,所以称为“思君万里余”。洞庭叶落,写思妇望月思念丈夫,一夜不睡,所以“月落锦屏虚”。

秋天的晚上,月亮落下去,天亮了,房中只有织锦屏风,没有丈夫,内心感到格外的空虚与寂寞。真想弹奏一曲江南采莲曲。《江南曲》是乐府相和曲名,一名《江南曲采莲》。“江南古辞,盖美芳晨丽景,嬉游得时”,是写江南儿女,在采莲的嬉戏的爱情歌曲,跟思妇独处闺中的心情不同,所以无从弹奏。再写一封信给蓟北的你。这里用了“贪”字,表示把信封好寄出去,不止封过一封,封过多封信。所以是“贪封”,即多次加封的意思。信中没有写别的,只是写了长久以来的相思与惆怅。
上官婉儿做了妃嫔之后,长时间生活在长安宫廷中,没有自由,没有欢乐。她在这首诗里,隐隐透露出生活的苦闷状况。即使她是得宠的妃嫔,跟一般宫女不同,但皇帝有三宫六院,美女成群。作为一个妃嫔,上官婉儿的得宠是有条件的——才貌双全。但女人失宠也是很容易的,而且一旦失宠,其时间可能会很长。
“露浓香被冷,月落锦屏虚”,“香被”“锦屏”可能反映她在宫中过的生活是富丽的,“冷”和“虚”可能反映她在宫廷中的生活又是寂寞和空虚的。这样,她可能借思妇来表达自己生活在繁华中的苦恼与不幸。

上官婉儿:又称上官昭容(公元664-公元710年),唐代女官、女诗人、唐中宗昭容。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人。上官仪孙女。仪被杀,随母郑氏配入内庭。年十四,即为武则天掌文诰。唐中宗时,封为昭容。曾建议扩大书馆,增设学士。代朝廷品评天下诗文,一时词臣多集其门。710年,临淄王(即唐玄宗)起兵,与韦后同时被杀。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