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对柜子里的冬衣不满意,前天我又去逛街了,想给自己添一件羽绒服。对羽绒服的款式,我的想法是稍微执业点,上班办事也可以穿的那种。
因为一周前在新世纪商场看了一遍,觉得有的款太长,不方便;有的款又短了,保温效果不好;有的款太随意,上班穿不够正式。想来想去,觉得BB牌服装可能符合自己的要求。于是,径直打车往文化路BB专卖店去。
到了那里才听店员说,今天是双十二,店里在搞优惠活动。不同款式,优惠幅度不同。
听说有优惠活动,我有点意外,也有些惊喜。好像提升了购物的热情。
我只看比较正式的款式,注意到一个短款的羽绒服。黑色的,手长款,面料密实有质感,衣服后面配了一个白色帽子。我不大喜欢后面的帽子,犹豫着。销售人员推销他们的设计理念,说黑衣服有白帽子装点,才显得有活力一些。
我并不认可她们的说法。目光落在另一款大衣上。大衣是藏青色,接近黑色,也是这个季节常穿耐穿的衣服。销售员又过来兜售这件大衣。给我试穿,扣纽扣,系蝴蝶结。试过后,我觉得不错,但还是对店员说“先挂上吧。”我还想去看看其他店。
见我有离开的意思,三名店员竭力挽留。刚好这一会儿没有其他顾客,她们一起来游说。其中一个说,
“姐,这件大衣是我们这里最经典的款式,穿好多年都不会过时的。我都买了一件。”
另一店员忙不迭地翻出宣传画册,“姐,你看画册嘛,效果真的很不错,搭配裤子和裙子都可以,符合你的气质。”
说实话,我内心还是比较喜欢这款大衣的,但总提醒自己购物要谨慎,多看一下再买。我才刚刚逛第一家店,还想到对面商场转转。三位店员看我还是要走,就紧跟我到了店门口。
其中一个说,“今天双十二,这件大衣要少1000块钱,38的型号只有这一件了。你要是不买,等会就没有了。”其他两位店员也随声附和。
这话当然不能当真,不过,我还是动心了,我刷卡付费了。
当我买下大衣后,三位店员又齐心协力来劝我买羽绒服。也许他们太想创业绩了吧,其中一位居然说,“姐姐,你支持一下我们的工作吧!”
“买东西怎么支持工作嘛,买东西就是要买满意的,不后悔的。”不管怎么说,我都不接招了,我打定主意要去其他店看看。于是,店员又想起一招,“加个微信吧,姐姐,如果你后头想买,你微我就可以了。我们寄到你家里,不用你跑路了。”我就加了其中一个销售员的微信,提着大衣,我离开了。
到另一家商场去逛了大约两个小时,我并没有看中其他款衣服,于是掏出手机,想打车回家。这时我看到手机上BB店销售员发的微信信息。
“姐姐你逛到合适的没”
“ 姐姐,你可以把那个羽绒服拿上,穿上那么好看。你要喜欢的话,我就给你快递过去”。
看了这些信息,我还真有点想回去买那件羽绒服。但觉得贵了一点,我就回复:“可不可以2000”。
对方很想买,但就是不少价。
“莫法哟”
“ 姐姐己经给你做的最低折扣了。”
“姐姐,这件羽绒服,它的面料,你也看见的面料。比其他品牌的面料绝对好很多,而且它里面的羽绒也是95绒的因为它里面全是鸭白鸭绒, 穿起来比一般的羽绒服要温暖很多:它是不会漏毛的。”……
砍价不成功,我也不想买了。
回到家里,翻衣柜整理衣服,居然找到一件短款羽绒服,新新的,穿上很满意,哪里还需要再买羽绒服。我很庆幸自己没有冲动的买下BB牌羽绒服。现在,就是再少1000元,我也不会买那件衣服了。
对这次购物,我的感悟就是,作为销售人员,一个人去面对客户总不如团队作战,当三个人来面对一个客户时,客户有一种受到重视的感觉。第二,人多智慧多,点子多,总有一个人能把话说到客户心坎上,促成交易。三,客户一旦离开点,再回来的几率确实很小,但还是有可能的。所以,留下客户的微信就留下交易机会。四、价格能少就少吧,成交才是硬道理。五、在物质相对丰富的当下,消费者购物并非是生活必需品,购买的欲望稍纵即逝,不能抓住时机,再好的东西可能也难卖出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