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暖和了起来,儿子在家憋了这么日子实在在家憋不住了,一到下午四点腰里别上玩具手枪直奔小广场会他的小伙伴。有一天让我从他的压岁钱里取50元,买了一整盒画着各种游戏人物的卡片,足足有上百张,接着就去见他的小伙伴们。回来爸爸问他买的牌呢,他说把大部分的都分给小伙伴了,大伙都很高兴。再之后出去玩经常不空手,带点好吃的,好玩的,和小伙伴一起享用,还告诉我们每次好朋友都分给他好吃的,自己不带东西多不好意思。看似像是小孩子之间物与物的交换,大人眼里只不过类似小孩子过家家,其实交换的不仅仅是物品,而是一种感情上的交流。
我是很佩服儿子这种搞人际关系的能力,走到哪儿总能找到同龄人一起玩。大体过程先是观察,哪些是能搭讪的,首选同龄人或是稍大点的孩子,然后上前去掏出自己的玩具,互相讨论一番,然后开始一起玩。遇到别的看不顺眼的,还会拉帮结派,一致对外。最后玩的热火朝天,难舍难分,还互相约定下次玩的时间。结束之后总愿意和我们聊他的好朋友,分开后还会有一些小惆怅。
他们之间的人际关系是怎样建立起来的?
研究发现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在自我暴露逐渐增加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自我暴露也称自我开放,指在沟通和交往的时候,把自己私人性的方面显示给他人。
自我暴露的程度由浅至深,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水平:
儿子遇见陌生的小朋友,想和人家一起玩,得先说点啥,比如“看,我带了一把玩具手枪。”然后问“你带了什么玩具?”—最浅层次的暴露得先“说”后“问”。
对方看了手枪,很喜欢,想一起玩。两个人有了共同的兴趣爱好,边玩边聊,关系近了一步。
如果这时有别的小朋友来了,看见玩具手枪也很喜欢,不过他采取抢的方式,这两个小家伙肯定不让,有了共同的敌人,同仇敌忾,展开了一场抢夺站。这时他们俩的关系会更近了一步,为什么?
社会心理学给出了合理的解释:亲合是个体害怕孤独,希望与他人在一起,建立协作和友好关系的一种心理倾向。亲合就是合群,影响亲和的因素主要有情境、情绪和出生顺序。其中恐惧情绪越强烈,亲和倾向越明显,所以人与人交往过程中很容易因为恐惧导致亲合,这也就容易解释为什么“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再接下去就是第三个层次的暴露:暴露自我和人际关系。比如两个人成为朋友之后,可能会聊到“昨天没写完作业,挨了老师一顿训。”对方会安慰他,“兄弟没事,我还被老师罚过站呢!”真是一对“难兄难弟”。
第四个层次的自我暴露是暴露自己的隐私,这个层次就属于那种半夜三更把你吵起来,告诉你“我失恋了”或“我要离婚”这类无话不谈“闺蜜”或“死党”了吧。
想想我自己在人际关系方面总是存在困惑,闺蜜死党都是交往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同学,和同事、朋友交往缺少亲密感,她们对我的评价是“不亲人”,原因之一在于自我暴露的层次大多停留在第二个层次,第三层次都很少,更别谈暴露自己的隐私了;原因之二呢,缺少儿子这种通过分享和互换礼物增进感情的方法,中国人讲究人情世故,来而不往非礼也。我在这方面的功力可是差得不少,得向儿子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