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注定将在我的人生里烙上一个独特的印迹。
开年的新冠疫情打乱了原本安排好的一切计划。三月十二号,枫叶国的疫情风云突变,学校宣布停课。
晚上回到家时,家门口静静地躺着一个纸箱。打开来,里面是几本书。
我创作的第一本短篇小说集。
![](https://img.haomeiwen.com/i7424829/9bc8bb490aaae6a3.png)
并不太厚的一本,明亮的光面儿封皮,带着外面的寒气,拿在手上滑溜溜、凉浸浸的。翻开扉页,上面写着:
献给异域漂泊的有情人。看!那平静的岁月闪着粼粼波光……
如果说有什么事是我坚持了几十年不曾放弃的,那应该就是写作了。从十三、四岁开始写日记,到十六岁和几个同学好友写诗,再到后来写故事、写散文、写杂文,写各种各样的文字。
并没有什么目的。开始,写作于我是一种发泄,后来,是一种反思,最终,是一种重构和建设。
生活中的朋友大多知道我是个挺随便、挺粗糙、挺爷们儿的人,但最初在网上看我文字的网友却都认定我是个挺小资、生活很精致的人。对于写作者来说,这是一种鼓励和褒奖:用文字重构别样的生活,虽然可能不够真实或完美。
这是文字让我着迷之处。
有点儿像我的老本行编程,有限的语法规则和关键字,却能实现各种繁复的功能,而且,即使实现同样的功能,也可以有多种代码形式,只要你愿意,可以不断调优,甚至推翻重写。
这种重构和建设总是让我乐此不疲。它弥补了“人生不能重来”这一重大人生缺憾,而这大概也是文学的魅力所在:让想象力给平淡的人生增添多姿多彩的体验。
这些年,三子在网上结识了一大批妈妈。随着娃们一天天长大,三子与其中几位的话题也终于从奶粉尿片中突围而出,触及到那些令她们一时有心无力却又念念不忘的话题,并在夜深人静时,彼此分享几段真真假假的故事。
故事里的痴男怨女原也想着要一场文学大师笔下的经典爱情。可毕竟爱情最难的就是在两个大活人之间保持光鲜久长,结婚不能保鲜,不结婚仍然不能保鲜。这一点想必文学大师都了然于胸,他们不能选择王子公主的童话结尾,那么为了让爱情活只能让爱人死,比如林妹妹魂归离恨天、安娜·卡列尼娜香消玉碎之类。 可轮到凡夫俗子们,哪有几个真肯为了爱情牺牲自己的小命?所以,他们的爱情大多不尴不尬地苟延残喘在蓬勃的生命里,等着在鸡毛蒜皮的小事慢慢寿终正寝。
但不知为什么,这样的故事反倒令三子感动。无奈和难堪往往正是凡人爱情的真情实感,是三子心目中生活本来的样子。
以此纪念两年的专职写作生涯。
纸书亚马逊链接 | 海外Kindle版 | 乐天Kobo电子书 | Barnes&Noble电子书 |
---|
由于出版社在海外,暂时不能提供国内书号并在国内销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