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周游列国14年后,又回到了鲁国。他打算继续他的政治理想,在50岁时失败过一次,所以这次他选择不同的方法来实行他的“仁道”。但可惜理想很丰满,现实很苦感,季康子就没有打算用孔子的意思,而是看中了他的学生子贡,于是孔子闲居在家,度过了自己最后的时光。
这几年,几乎年年都有伤心事。孔子回国的第2年,他的独生子孔鲤就去世了,终年才50岁。第4年,叔孙氏,车子鉏商去大野狩猎,却射到了一只麒麟。麒麟本是祥瑞之兆,但却受伤了,让孔子意识到天下不再太平,自己的政治理想也实现不了了。
糟糕的事情不止一件。同年,颜回也死了,年仅41岁。孔子得知,放声大哭,连连叫道:“老天要我的命啊!老天要我的命啊!”孔子与颜回的关系,不是父子却胜似父子,是精神上的父子关系,是大道传承的关系,是孔子最满意的衣钵传人。他的死,对孔子来说是一大打击。
下一年,从卫国传来消息,担任蒲邑宰的子路为了救护主人孔悝,在争夺君位的混乱中被杀。子路跟随孔子一生,忠心耿耿、经常挨骂但又是孔子喜欢的学生,虽然不是像孔子与颜回的那种传承关系,但子路的死,对孔子来说,是一位能够信任的人的离去。
在接二连三的打击下,年迈的孔子身心已不能支持。仅仅过了几个月就病倒在床,在与子贡交代完事情之后,便撒手人世,时年73岁。
孔子的政治理想至终也没能实现,是错在孔子,还是错在天下人?孔子好比一盏灯,在黑暗中指引着方向。然而人心的黑暗,蒙蔽了世人的双眼,他们看不见这盏灯,却能感受它的温暖,但在看得着的利益面前,那点温暖也被他们内心的黑暗所占据。
孔子的一生是伟大的,在他看来,他的政治理想并未实现,但在我们看来,是孔子的行为品德,塑造了我们中国人,也是孔子的思想理念,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