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欢看周星驰的《大话西游》。一直看我公众号的朋友肯定也发现我写了好几次《大话西游》相关的内容。今天我还是要跟大家说一说这部电影中的另一个桥段:吴孟达看见周星驰用“月光宝盒”穿梭时空的时候。因为周星驰多次尝试未果,所以吴孟达当时说了一句:“又升仙了!”紧接着,他又反应过来:“诶?我为什么要说又呢?”
生活中,我们经常说,同样的错误不能犯两次。然而事实上,我们却经常在一些生活小细节中经常犯同样的错误。有一些甚至是很低级的错误。
我记得有一次,我要乘车去中央民族大学找一位老友吃饭。为了打发等车时候的无聊时光,我戴上了耳机听音乐。没多一会,我要乘坐的公交车就来了。
我为了确认自己没有坐错车,还特意问了一下司机:“这车是到中央民族大学吧?”
司机看着我,说了两句话。我因为戴着耳机没有听清楚。但是我基本就已经确定了我坐的这个车没错。因为中央民族大学离北京图书馆很近。我前一天才坐了这个车去北京图书馆。
一路上我听着音乐,现在想来,当时应该还在看着书。就这样打发路途上的时间。
但是随着车子一直往前开,我却一直没有见到熟悉的建筑物。我隐隐约约觉得好像有什么地方出了问题。不过我依然相信我坐的车没有坐错。我还专门看了车上的路线图,确实有中央民族大学这一站。而且中央民族大学的下一站就是北京图书馆。那肯定就没错了!
就这样,我一路坐到终点站,我却依然没有达到我想要去的终点站——中央民族大学!
原因是我坐的方向反了!
好吧,我当时心里好像有一些烦闷:我怎么能犯那么低级的失误呢?昨天才坐过的车,今天居然能坐错!而且还坐到了终点站才发现。我开始埋怨公车司机没有告诉我坐反方向了。但是仔细一想,司机当时上车时候说的那两句话也许就是说你坐反方向了。我却因为带着耳机没有听见。
但是很奇怪的是,我虽然很懊恼自己犯下那么低级的失误。但是我心里似乎并不显得多么焦急和慌张。好像我并不觉得让我的老友等我是多么了不起的一件事情。这种情况跟我平时迟到一点就内疚得不行可完全不一样啊!
于是我想起了,弗洛伊德说的:“所有的过失都是潜意识作用的结果,没有什么巧合。”
真是这样吗?我其实一直有所怀疑。
但是这次我确实想要好好分析一下我自己的这次“匪夷所思”的“过失”。
首先,这次过失造成的最大影响是什么?就是我会很晚才到中央民族大学。那么我晚到会有什么影响呢?我的老友就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来等我。让我的老友花更多时间等我,我会有什么好处呢?我可以报复他。报复他什么呢?我每次去找他,他总是说有这事,有那事的。好像总是躲着不见我。
至此,我采用倒推的方式来让我意识到,原来我是想通过这样的“过失”来报复我的老友平时对我的“不公正”的待遇。
这个结果听上去,其实很幼稚。但是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潜意识其实就是很幼稚的一种本能冲动。潜意识动机的发动机制跟意识层面完全不一样。如果是一个成熟的人,面对这样的一个情况,可能不会把时间浪费在坐车上,而是会向老友礼貌的表达不满,并寻求一种共同的解决方法。然而,那个时候的我,显然没有那么成熟,但是我的内心的不满有那么强大,所以我的潜意识就帮我做了一个决定:我因为坐错了车才让你等我那么久的。我并不是“有意”的。
这样,我就既“报复”了我的老友,又有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如果一定要严格的区分,这个结果似乎更像是本我(本能自我)和超我(道德自我)共同作用并达成妥协的一种产物,也就是自我(协调本我与超我)。因为这样的一个“过失”不仅满足了本我想要“报复对方”的需求,同时又能满足超我“不用破坏关系使自己变成一个坏人”的需求。
我举得这个例子并不是一个反复犯同一个错误的例子。但是我却用这个例子呈现了如果去分析和倒推一个典型(多次重复)“过失”的方法。在弗洛伊德看来,偶尔犯下的错误都有着那么深刻的心理机制在起作用。那么如果你总是犯同一个错误,那这个错误背后的潜意识动机就更值得你去关注和分析。
知道了这个方法,你是否又知道,你的“过失”背后隐藏了怎样的潜意识动机呢?
试试看,也许你会更了解你自己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