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三国志不通俗演义·小记和第八章

三国志不通俗演义·小记和第八章

作者: 梦年光和 | 来源:发表于2018-08-03 21:06 被阅读0次

小记

其实说起来,小生还是要感谢这场起义的,毕竟它把无数英雄的命运联系到了一起,也让我更加好写一点。我个人对于叙述方式和文体并不感冒,主要是因为不怎么知道(手动捂脸)。我觉得我有点双线合一的感觉,也不知道准不准(再次手动捂脸)。

还是接着写吧。

黄巾!

这是一场惊天动地的起义,惊没惊天不好说,反正肯定动了地。

这场叛乱是准备了好久的,具体是这个样子:

首先,张角先使劲扯淡,反正那时候封建迷信没人管,就吹自己有神灵附体,我是天神保佑,老天爷给了我个任务,让我下来传播太平道,胡吹乱吹,大吹特吹,反正咋神就咋吹。

那时候大家都迷信,再加上张角可能搞了点小动作(什么跳大神都是可能的),听他吹的人基本就都信了,都认为张角这人牛掰,他的太平道也牛掰,就都跟定张角了(毕竟跟他就是跟神)。

其次,张角作为一个忽悠人的人,深知就自己周围这点人肯定不够起义,估计也只够建个连队,所以他本着要忽悠就做大忽悠的原则,派出了八个使者去各方传授太平道,同时宣扬张角先生的神灵附体,忽悠更多的人。

事实证明,封建迷信真不是好玩意儿,这么一番忽悠下来,居然全国都有他的信徒,有些地方一个村甚至一个县都是他的信徒。

至此,张角先生的忽悠大获成功,现在,让我们来算算他一共忽悠了多少人。

永寿三年(157),东汉有记载人口七千五百万。中平元年(184),黄巾起义爆发。

计算过程就不详细说了,黄巾起义的人数大约在七百万至一千万人之间。

照这么看,张大忽悠的功力不浅。

于是就这样,在中平元年三月五日,全国所有被张忽悠忽悠了的人同时响应张角,开始闹事。

闹事的范围之大,陈寿是这么写的:“三十六方一旦俱发”。

换句话说,以魏郡为圆心画圆,每隔十度就有一只起义军,而且可能还不止。

至于造反情形,是这样的:“燔烧郡县,杀害长吏”。

要知道,东汉那是还是有法律的!杀人也是要偿命的!放火也是要砍头的!

都没用了。

我们可以肆意杀害官员,我们可以到处放火而不用赔偿!

这是没有法律的时期,对官员不满,加入我们,去杀掉他们!

黄巾军,是天下最强悍的队伍!再无人与之匹敌!

干掉那些曾经欺压我们的人,给这个世界以公平,以平等!

我们是黄巾军,我们执行平等的名字,叫黄巾起义!

相关文章

  • 三国志不通俗演义·小记和第八章

    小记 其实说起来,小生还是要感谢这场起义的,毕竟它把无数英雄的命运联系到了一起,也让我更加好写一点。我个人对于叙述...

  • 三国志通俗不演义

    起源 三国的故事,还是要从东汉讲起。 这并不奇怪,因为真正的三国,只有短短60年(即220年至280年)。 你问我...

  •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历史演义小说,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作者罗贯中,他是以晋朝陈寿的《三国志...

  • 《三国演义》之古今乱评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

  • 专题一:中国文学

    一、四大名著 1.《三国演义》 (1)作者罗贯中,时间元末明初,全名《三国志通俗演义》 (2它是以陈寿的《三国志》...

  • 《三国演义》只是历史小说,并非正史

    《三国演义》是根据史书三国志改编的,原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有很多虚构成分,但历史主线是真的。很多人都把《三国演...

  • 《三国演义》,元芳你怎么看?

    自小对于《三国演义》可谓如雷贯耳,《三国演义》,也称《三国志通俗演义》或《三园志演义》是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流传广...

  • 《三国志通俗演义》

    《三国志通俗演义》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6第一次印刷。 #一个问题一个恶趣味# 1、引和序中的“义”字:《三国...

  • 看老版三国演义电视剧有感

    三个方面看三国演义: 1.作者简介: 《三国演义》,全名是《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明代文学家罗贯中编著而成的。罗贯中...

  • 《三国演义》中的女性形象

    一、引言《三国演义》 中人物众多,上至帝王将相,下到黎民百姓,涉猎广泛。清人.毛宗岗点评《三国志通俗演义》 时说道...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三国志不通俗演义·小记和第八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sgu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