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成为自己

成为自己

作者: 远裳 | 来源:发表于2021-09-26 11:26 被阅读0次

    近日,之前的学生需要完成关于语文教学的研究生论文,重归母校回访,和我进行了一次次的沟通交流。幸得此机会,也让我回顾加入诗意语文工作室的前后经历。

    迷惘

    2016年,对我来说,是难忘的一年,总觉得那一年过得很慢很慢。休养在家时,未谋面的同行朋友为了帮助我走出低谷,介绍我加入“董一菲诗意语文工作室”,或许思绪凌乱,或许情绪麻木,当时并没有激动兴奋,心里只是有着一丝丝的念头:和别人聊聊天,可能会转移注意力,会好一些。“潜水”中的我慢慢地被工作室老师们的教学知识和工作热情吸引,他们会因文章文本中的细节而分析交流,会因责任而极其认真地编辑公众号,会因热爱而阅读不休,笔耕不辍……这些是我之前从来没有见过更没有做过的,自此,我就开始反思:教师真的只能是职业吗?

    之前,我认为教学工作只是备课、上课、判作业、考试、批讲,然后无限循环,一切平淡无奇。而备课只是读两遍文章,把教辅或者其他优秀教案中目标抄在教案本上,然后按照固定的模式,一成不变地设计教学。上课时把教案本的内容“表演”给学生,没有过多关注学生的会与不会,懂与不懂,没有深刻反思,只偶尔飘过一丝丝对课堂教学的想法。加之闭塞的小县城从上到下都对语文漠视,一致默认“只要不拉分就可以了”、“考试中中不管怎样语文都会及格”,原本的初心渐行渐远,我麻木了,不知不觉地被“教书就是养家糊口”的念头牵引着,生活也比较忙碌,但一切都是假努力。

    闲来遐想,我也对这样的工作状态很不满意,想改变,想突破瓶颈,但被浓雾紧紧包裹,永远摆脱不了徘徊和停滞,却找不到方向,就连微光都无法渗入,难道一辈子就如此浑浑噩噩吗?心有不甘啊!

    遇见

    工作室唤醒了我。

    要改变,不能坐等机会,需要主动出击,先走出去。2017年我自费参加第十二届“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比赛的观课。此行收获颇丰,盛夏扬州会场中,同样的热情,同享一件事,工作室与会者在微信群为其他同伴进行实时转播,线上交流也热烈非凡,被热情感染,被分析启发,我也跟随大家由被动听课转而为主动思考:诗歌、文言文、散文不同文体的课堂教学如何设计,教学切入点是怎样的,课堂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思考,教学语言又是怎样的特色等等,走进去,再走出来,立于评价者角度去分析。同时,立于学习者角度去反思,对比自己的教学,一面惭愧满溢于胸,后悔“误人子弟”,又一面因寻到突破方向而激动。观课后,工作室主要负责人徐玉峰老师向我邀稿,又给了我一次成长的机会——将所思转化为文字。于是我撰写了进入工作室后的第一篇文章《不悱不发,引起思想的共鸣》,“所有参赛老师都没有直接代替学生给文本定位,或者下结论,都在努力引导启发中发掘学生的思维潜力,引起他们与文本的思想共鸣。要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首先教师应与文本进行深层次的思想对话。……我们的教学对象都是有想法,有情感的人,而不是冰冷的机器。教学本就是思想之间碰撞、交流和促进的过程。师生若不能互相理解,不能换位思考,就会使二者之间存在不可跨越的鸿沟,就会使课堂成为教师的独角戏,任何交流讨论也都会流于形式,华而不实。”

    如果有人一同上路,梦想就也不再遥不可及了。工作室藏龙卧虎,与他们同行,与他们亦师亦友。向刘洪涛老师学习文本解读,向王国敏老师请教自我教研,与蔺丽燕、丁克松、柴智跃、袁利平、孙晓娟等老师成立阅读小组互相监督,一起分享。我羡慕吴小清的文采,钟爱张显辉的豁达和马于玲老师的率真,感动于付超老师的认真热情,感谢“慧眼看课”的编辑孙博老师、栾燕老师、孔德静老师、刘燕燕老师、丁涛老师。何其幸运,在诗意语文工作室与如此多的有趣灵魂相遇相随。

    久而久之,诗意语文工作室成为我的另一个心灵家园,我更喜欢用“家人”称呼彼此,发自内心地愿意为家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于是担任了“慧眼看课”栏目的主持,一线教师在课堂上传道解惑,在课堂上教学相长,每一节课都凝聚了很多心血,没有一节课是绝对成功或者绝对失败,所以还原课堂实录,可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此外“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也为更多的老师教学实践提供参考。而我在整理董一菲老师和其他老师的课堂实录过程中不断学习,受益匪浅。品评内蒙古崔巍老师的《鸿门宴》中,“欣赏史传类文学的重点之一就是分析人物形象,崔巍老师没有直接分析项羽及刘邦的性格特征,而是引导学生去分析曹无伤这小人物形象。“为什么这样做”,我也在思考着,从自己的教学中寻找答案,也从崔巍老师的教学过程中寻找答案。”边观课,边设问,边解惑,“崔巍老师之所以首选他来聚焦人物,也正是这个原因,这样便于从简短的叙述中分析,如此也遵循了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且对叙述片段避免碎片式解读,而采取了组合解析,找寻并建立彼此之间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掌握了阅读分析的方法。”因此,每次整理和编辑“慧眼看课”课堂实录及品评文章,我没有感到丝毫辛苦,反而甘之如饴。

    我总看不够董一菲老师的课堂,诗意、智慧、博大汇聚一体,更倾佩师父在课堂中中随手拈来。心向往之,必能至之,我从师父的专著中探寻,一线教师要爱读书,多读书,善读书,要形成为文,且笔耕不辍。于是我尝试去写,起初只是一两百字,文辞粗糙,十分笨拙,幸亏有诗意语文同伴们的鼓励和鞭策,我这只笨鸟才可以时时飞,从圈点批注开始,从只言片语开始,到阅读文章片段的真实感受,再到整本书阅读的思考,实在不敢自称量变转为质变,但是始终坚持,始终积累。

    沉淀

    加入工作室,与优秀的诗意语文同伴同行,就会向光而行,向美生长。之后又推荐邀请很多痴爱语文教学的老师们进入工作室,因为我知道这是语文老师们自由发展,拔节成长的广阔舞台。

    虽临近不惑之年,却疑惑依然不少,越学习,越发现自己有很多不足。为了遇见自己,成为自己,我愿不断学习,不断沉淀,愿一路追随诗意语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成为自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sgzg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