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
早饭
早上,在学校旁边的建设路上吃早饭。当年,建设路上有个旅馆村,实际上就是一个街道,小饭馆和网吧林立,是聚餐娱乐的好去处,如今旅馆村已经不复存在,大型商场取代了原来的个体商铺,热闹换了另一种味道。
原来大大小小,参差不齐的饭馆商铺挤在一起,虽有些凌乱,格调也不高,但价廉物美,每当夜晚来临,华灯初上,你走在街上,就可以听到人们饭桌上的交谈,饭馆厨房的忙碌,闻到美食的香味。然而,现在再也听不到那样的声音,也闻不到那样的味道。
索性的是原来的菜市场还在,人来人往,依旧热闹。10月下旬,这里的人们已经换上了冬装和围上了围巾。
菜市场
我们点了豆腐脑和油条。西安豆腐脑的吃法和我湖南老家加糖不一样。热乎乎的豆腐脑,撒上黄豆,香菜,淋上喷香的油泼辣子,再配上油条,简直绝配!这是当年网吧包夜后的标准早餐。看小伙伴们吃的多香。二冬手上拿的是菜盒子,油煎的一种饼,韭菜馅的,现在的我已经不敢挑战了。
豆腐脑配油条
城墙
吃完早餐,我们开车来到和平门,准备上城墙逛逛。因为有两个小伙伴还没到,所以趁等待的时间,逛了逛护城河公园。公园干净整洁,植被郁郁葱葱。道路旁还专门开辟了一些小的区域,供人们晨练,非常有古城特色。
护城河右侧就是公园
这是一条瓦片铺成的河流,瓦片上的青苔像水底的水草,河上还有一座小桥。
公园一角
逛完公园,来到和平门下。和平门一共四个门洞,刚好双向四车道。进城出城的车辆,行人往来如梭。从这个角度望去,城墙整体维护的很好,看起来强健而坚固,但觉得少了点历史的味道。
和平门
不过,我走近一看,有几处砖墙已经残缺,墙体上生出了青苔,这才是古老的城墙嘛。时间真是神奇,不需要浓墨重彩,只是淡淡的几笔,坚固的城墙便透出岁月的神韵。
残缺的墙砖,网图
可能出于节省费用开支的考虑,残缺的墙砖和青苔没有人及时修补和清理,但我非常庆幸如此。如果修缮保养城墙的人,再殷勤一些,我可能没有机会领略到城墙的历史风韵;又如果,人们再多怠慢一些,我们看到的可能是残破不堪和杂草丛生。人力与时间的角逐,达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于是,残缺的墙砖和青苔,坚固的墙体一起组成了城墙完整的形象。
拾级而上,前面的兄弟们像不像赶去支援城防的士兵。
登城墙
站在城墙上,仿佛能听到,古时守城部队,盔甲,兵器,脚步,发出整齐的声音。
城墙上
居高临下,看我神箭手百步穿杨。
从隘口向下俯视
继续往前走,城墙脚下,有理发匠给老人理发。印象中,我很小的时候,在我爷爷家见过。理发匠一根扁担,两边挑着全套家伙,连热水都有。
城墙脚下,理发匠
图中的建筑是城楼,城楼下面是永宁门。下面的空地和四面合围的墙体组成了瓮城,古时一般是守城部队屯兵练兵之场所。战争时,敌方如攻入瓮城,四面皆为城墙,城上守兵可以居高临下,围攻入城之兵,如同瓮中捉鳖,所以叫做瓮城。
不禁让我想起玄《芈月传》里芈月激励秦国战士的剧情。
永宁门和城楼
这是从瓮城一侧城墙上拍摄的,远处绿树掩映下的是护城河,左侧是城墙的主体。可以看出,瓮城凸出于城墙主体之外,背靠城墙,形成一道保护屏障。
瓮城上拍摄城墙主体
这张图是,古代攻城的武器。云梯下面居然还载有兵士,有点像现代战争中的装甲车。
攻城武器
从瓮城上下来,从侧门出来。再沿着瓮城外墙,可以到达瓮城最前端的箭楼。
瓮城侧门
这座建筑就是箭楼。可以看到很多的箭孔,供弓箭手隐蔽和攻击。
箭楼
在箭楼的下方,摆放着一个巨大的日晷。功能就类似学校,广场的时钟一样,向人们发布统一精确的时间。时间的精确对随时可能进入战争状态的守城兵士来说,至关重要,这是协同作战的基础。就如同在电影中看到的情景,警察行动前都要校对手表的时间,这样每个人都按统一的时间行动,保证作战部署被精确执行。
日晷时间的河流自古以来就在宇宙间奔流不息。先人们通过太阳的位置对时间只能是大致的判断,而日晷的出现,使得时间能够被精确的观测和度量。对于人类来说,精确把握时间和大致知道时间,是完全不同的认知层次。一旦人们对时间的认知和把握有了统一的标准,相互之间就可以展开更为复杂的协作。于是更大规模,跨地域的社会分工协作也成为了可能,生产力自然而然得到极大的提升和发展。
继续往前,通过闸楼的门洞和吊桥,跨过护城河,就算彻底出城了。照片中,后面的高楼就是闸楼,上面设有岗哨,观察和瞭望敌情。
护城河上的吊桥和闸楼
午饭
去吃午饭的路上,途径朱雀门,望着往来如梭的车辆,行人,我仿佛看到,古时的平民,商贩,牛马牲畜,各色外国商团,使团,进出城门的热闹情景,牛马的叫声中依稀能辩出清脆的驼铃声。
朱雀门
过马路的时候,遇到车辆停下来让行。我一直以为行人有这样的待遇,只有在杭州,没想到西安也做的这么好。有的行人走的有些慢,让行的司机等不及了,从车里探出头,用陕西话喊“快些走嘛,让行了还不走?快些,快些!” 。这就是西安人的性格——干脆直爽,不黏糊。
我想杭州的司机遇到这种情况,最多在车里抱怨几句,生点闷气。
记得大一那年,我和一个同学在离火车站不远的五路口,遇到公交车女售票员和乘客,一个在车上,一个在车下吵架。周围围拢了很多吃瓜群众,售票员嗓门洪亮,骂人的话倒不让人反感,反倒有几分幽默和爽快,一听就知道斗争经验丰富,引得人群不时爆发出哄笑声,双方骂的更加起劲了。我那个同学是西安本地人,他一本正经的给我介绍说,这是西安的一大特色,语气中流露出些许自豪,让我感觉他在向我介绍秦始皇兵马俑。
用餐的地方店名叫“惠记粉汤羊血汤梆梆肉”。这家店在当地非常有名,郭总告诉我,他们经常从西高新赶到这来吃饭,驱车半个多小时,为的就是这口羊血汤和梆梆肉。
先上图,店门外已经是水泄不通了。
惠记粉汤羊血
落座后,先不着急吃,一人一个大碗,每个人把碗里的馍馍掰碎,再给店家加工。跟吃羊肉泡馍的程序一样。
掰馍
下图白色的就是掰碎的馍馍。盘子里装的就是梆梆肉了,经鉴定是熏过的猪大肠。外面薄薄的一层皮,咬上去有点脆脆的,有熏过的香味,里面是猪大肠的肥厚绵软,口感很特别。
西安梆梆肉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系采用锯末熟熏而成。最早出现在西安东关和南城柏树林一带,经营者出售时身背椭圆形的木箱,手执木鱼状的木梆边敲边喊,沿街叫卖,故而得名。
馍和梆梆肉这就是粉汤羊血。白色的是馍馍,条状羊血铺在其他食材的上面,再配上红红火火的陕西油泼辣子和葱蒜,香菜,我的馋虫早已经爬上了舌尖。
刚入口,麻!麻!还是麻!
带着油泼辣子的香味,绝对的重口味。但是我个人感觉太麻了,把其他的味道盖住了,口感略显单一。以至于,我不得不自己加了点醋,好让味道稍微丰富一些。
粉汤羊血
冰峰当然少不了。当年,打完篮球,冰峰必须人手一瓶啊!
冰峰
这是纯羊血,只是方块状的,里面放了醋,味道更温和一些。
纯羊血
店不大,却坐的满满当当,有的客人不得不站着等位子。看见有长相斯文的女生,也吃这么重口味的羊血,很有反差的感觉。
火爆现场
城墙下漫步
吃完午饭,一群人沿着城墙散步,阳光正温暖。耳边仿佛响起许巍的歌声:
阳光正温暖,一直照进我心里;往事已遥远,一年又一年。
好一个“一年又一年”,如今物是人非,城墙依旧。
午后的城墙
背影里已经找不到当年少年翩翩的模样。不过,经历了岁月,同学们如今的步伐,比起当年却更加坚定,更加有力了。
背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