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看到一本小书《怎样写作》,总共151页,言少理深。
作者是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
这本书是叶先生集数十年写作经验,多角度多侧面地讲述了写作成功的诀窍和失败的根源,精义跌出。
我领悟到:想写好文章,首先不要潦草的生活。
1.为什么写作?
人类是社会动物,从天性上,从生活的实际上,有必要把自己的观察、经验、理想、情绪等等宣示给人知道,而且希望愈广遍愈好。
有的并不是为着实际的需要,而是对于人间的生活、关系、情感,或者一己的遭历、情思、想象等等,发生一种兴趣,同时仿佛感受一种压迫,非把这些表现成为一个完好的定形不可。
2.如何获得写作的原料?
总的说来就是:请认真的对待生活。
有一些重要的写作原则,遵循这些原则才能获得写作的原料。
写下诚实的自己的话。
有所写才写。
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充实生活。
语言的发生本是为着要在人群中表白自我,或者要鸣出内心的感受。如果既不是表白,又无关感兴,那就不必鼓动唇舌了。
作文与说话是同一目的,只是所用的工具不同而已。所以说话的经验里可以得到作文的启示。一定要有所写才写。
写文章,不做无病呻吟,不能“为赋新词强说愁”
所以要写就写下诚实的自己的话。
另外,作文原是生活的一部分,要写出不错的文章,首先充实生活。
我们的生活充实到某种程度,自然要说某种话,也自然能说出某种话。譬如孩子,他熟识了人的眨眼,看见星的妙美的闪耀,便高兴地喊道:“星在向我眨眼了。”
他运用他的观察力、想象力,使生活向着充实的路,这时候自然要倾吐这么一句话,而倾吐出来的又恰好表达了他的想像与欢喜。
大家写出他每一篇名作,也无非是这样的情形。
我们要记着,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所以论到根本,除了不间断地向着求充实的路走去,更没有可靠的预备方法。走在这条路上,再加写作的法度、技术等等,就能完成作文这件事了。
3.怎样把原料写作成文字?
锻炼我们的语言习惯。
写纯粹的文字。
要写得便于听。
写在纸上的一句句文章,念起来就是口头的一句句的语言,教人家念了听了,不但完全明白文章的意思,还能够领会到那种声调和神气,仿佛当面听那作文的人亲口说话一般。要达到这个境界,不能专在文字方面做功夫,最要紧的还在锻炼语言习惯。
因为语言好比物体的本身,文章好比给物体留下一个影像的照片,物体本身完整而有式样,拍成的照片当然完整而有式样。
要写通顺的文章,最要紧的是锻炼语言习惯,因为文章就是语言的记录,二者本是同一的东西。
写语体文要纯粹是语体,正同写文言要纯粹是文言一样。
区别语体和文言固然可以从逐个词句下手,但是扼要的办法还在把握住一个标准。这个标准简单得很,就是“上不上口”。
为了能够读,便于听,似乎可以这么说:尽量少用长句,凡是能够分为几句而不损害意思和情态的长句尽量分。
4.启发
看完本书,我想到:每当准备写文章时,以为自己能文思泉涌,笔下生花,真正写作时,并不是。为什么?不是没读书,不是不认真思考,是过着太潦草的生活。
小时候,从开始学说话开始,我就有表达的障碍,自以为,说话能听懂就行了,何必在乎那么多,这习惯影响我到现在。
上学时,学习不够仔细,不够认真,养成了得过且过的学习态度,还以为这种随意态度很好改变。
成年了,开始意识到认真做事的重要性,开始读了些书,以为能更好的表达与写作,事与愿违,写下的文章大量词不达意,直到看到这本书才懂。
总之,想要写好文章,先认真的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