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秦皇岛团队]
邓洁坚持分享第10天
8.18日
今天听师父的两个督导,两位分享的小伙伴都是有关亲密关系,第一位小伙伴分享与丈夫的关系,最终老师一针见血指出来她要直面的是与母亲的亲密关系。第二位小伙伴一直围绕着与父亲的关系进行分享。
第一个分享的小伙伴说:我和母亲从来没有亲密过,我们何来亲密关系?这个疑问提出来评论区一片哗然,父母生育我们,本就是首先跟我们产生关系和链接的人,这还不是亲密关系吗?我们有时不愿但是不得不承认我们与他们的关系可能会对我们的人生产生终其一生的影响。
可是大多数原生家庭的父母由于自己的家庭背景,受教育程度的不同,自己本身的个性,人生经历的不同,他们对我们的教育以及关系也会千差万别,而且绝大部分的童年尤其是青少年期都不一定是美好的回忆。
我也有一个不太幸福的童年,爷爷是个哑巴,奶奶从十多岁就以童养媳身份嫁给爷爷,父亲有五个兄弟姐妹,他排行老三,从小奶奶信奉棍棒教育,控制欲极强,敏感多疑,所以父亲从我记事开始就喜欢嘲讽打击我,控制欲强,稍不如意,就会打骂,再加上弟弟出生后,家里重男轻女思想非常严重,我就彻底变成了一个被遗忘和轻视的一个存在。父亲对我从小长期负面催眠,所以我的自尊水平很低,敏感多疑,且为了赢得父母对我的关注,我慢慢形成了讨好型人格。一遇到事情容易逃避,喜欢撒谎,推脱责任。(我记录这段经历的时候已经没有太多情绪了,我只是如是记录一个故事经历,因为我知道我的因在那,要改变他几乎不可能,所以我已经不在去刨根问底求因)。
过往我的人生出现问题,我的逃避模式自动展开,大部分时候我都会最终把问题转移到我的原生家庭上,最终很多事情都会不了了之,所以一切的问题都在不断用不同的面向进行循环。
我很庆幸我在我矛盾冲突到达顶点的时候,我走进心理学,我开始通过学习和反思,在学习和反思的过程中不断疗愈我自己,在五六年以后我才深深的发现,心理学最终能够帮助的首先一定是自己的成长和修复。
我在学习精分的时候,我觉得很神奇,我于是养成了很多事情喜欢刨根问底找原因的习惯,慢慢我发现花了好长时间和精力找到一堆原因了,自己或者对方其实在这个过程中一直在问的是:到底该如何解决呢?
这就是焦点的学习让我觉得很触动我的地方,把所有的问题放在如何解决上?
我们改变不了世界也改变不了他人,我们能够改变的只有自己。过去的已然过去,我们能够改变的只有此时此刻和还没有发生的未来,我们可以把时间和精力集中在解决一步步小问题上。通过一步步解决问题,完成缓慢而稳定持续的正向催眠,让这个白不断扩大去拥抱和平衡过往的黑,我相信我们会慢慢蜕变,回到原本接纳,未知,开放的自己。我们何其自信,本自具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