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是依红娘之见,小姐与张生正是天生一对,不如恕其小过,成就他们百年之好。这是京剧西厢记的唱词选段,拷红一折。莺莺与张生,实是配的上这天生一对,普救寺初见时,王实甫是这样说的,正撞着五百年前风流业冤。大抵是这样的,一见张生误终身,不见张生终身误。张君瑞是一见钟情,崔莺莺又何尝不是,离开时偷偷回头看的那一眼,是少女的羞怯和爱慕。乍见之下,张生将莺莺几乎是从头到脚观察了一遍,他见着莺莺便说,我死也。其实最初难免让人觉得轻浮,只是这样的性格却正是这段恋情能够开始的原因,莺莺是相国之女,大家闺秀,内敛易羞的性格和极严苛的家教让她绝不会轻易说出自己的爱慕,那么最后只能无疾而终。

张君瑞显然是个在爱情里就没有能力思考的人,第二折里他特意找了红娘去了解崔莺莺的情况,却张嘴就报上了自己的生辰八字,做了个完完整整的自我介绍。红娘后来说他是傻角,倒也是贴切,明明是能使计谋救崔莺莺一家,能考中探花的聪明人,偏偏就在和崔莺莺相关的事上毫无思考能力,原来再聪慧的人,在爱情里也和所有人都一样。在这之后两人的交集少的可怜,若不是孙飞虎前来求亲。

崔莺莺其实骨子里是个极冷静理智的人,在孙飞虎前来求亲后,她并没有如我所想一般哭哭啼啼,反而是不慌不忙地做出了下嫁后自尽的决定,倒与寻常女子不同。不过除却这个,她也提出来另一个想法,不拣何人,建立功勋,杀退贼军,扫荡妖氛,倒赔家门,情愿与英雄结婚姻,成秦晋。我猜她说这话时心里一定是想着张生的,女子陷入了爱情时,总情愿相信自己的恋人是无所不能的,能为她解决一切烦恼。显然张生也没叫她失望,杜确领兵来解救众人,少女的小心思成了真,眼看好事将近,莺莺与张生的欢喜,都是真切的。
然而老夫人设宴小酌,以莺莺已许配给郑恒为由让崔莺莺与张君瑞兄妹相称,生生是断了两个年轻人的婚姻缘分。如何不知,如何不知,老夫人如何不知张君瑞与莺莺之间的相互爱慕,她拒绝二人的婚约,却并未将张生赶出普救寺,依旧留他在这里居住。那么作为一个长辈,难道不知两人会暗度陈仓花园相会吗?她是知道的,但她还是没有选择赶走张君瑞,大抵心底里也是满意这份感情的,只是碍于张君瑞的平民身份,才不情愿让女儿嫁给他。
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边老夫人禁止了两人见面,那边小红娘就发挥了作用,她对张生说,妾当与君谋之。而后她数次替二人传话送信,这才有了小红娘昼请客,崔莺莺夜听琴。可是崔莺莺对小红娘是不信任的,小红娘说我这小姐有些假处,便是说此了,她给张生的信和告诉红娘的,是不同的,甚至也为了面子,不承认与张生在花园相约,是红娘求着才勉强同意放过张生。花园会未成,张生病得越来越重,小红娘受老夫人和小姐托付,前去看望张生,这才把小姐的信送到张生手上,让他真正懂得了小姐的心意。为此张生对红娘也极为感激,他说今夜所成之事,不敢有忘。红娘却道,不图你甚白璧黄金,则要你满头花,拖地锦。大家都说是红娘想嫁给张生做妾,并认为不求回报的为了二人能结成良缘实在是太过虚假,我却愿相信的,相信红娘确是一心为主,不掺任何私利。

最终还是被发现了,回到了拷红这一折,老夫人大约心里早有计较,只几句话就被红娘说动,让张生去赴京赶考。莺莺与张生饯别十里亭,临行前依依不舍地叮嘱情郎哥,莫要忘了家中有人等你归来。而张生至此,终于展现出了一点他身为男子的理想和抱负,不是满脑子小情小爱的少年,而是一腔热血报国去的好儿郎。

这边张生考中了探花,那边郑恒却设计让莺莺下嫁与他,还好最终是大团圆的结局,才没让莺莺的期待落空,还好还好,最终是等到你了。才子佳人的佳话自古就有,现实里也许更像原本的结局,张生考中功名,却始乱终弃,抛弃了莺莺,然而这是戏剧,它允许我们有一切最美好的想象,想象张生是风度翩翩的儒雅书生,想象莺莺是眉目如画的娇憨女儿,想象他们最终,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了。还将旧时意,怜取眼前人。还好是等到了,莺莺等到了张生,我们也等到了圆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