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的背景是敦刻尔克大撤退——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的1940年5月,英、法联军防线在德国机械化部队快速攻势下崩溃之后,在敦刻尔克这个位于法国东北部靠近比利时边境的港口城市进行的当时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军事撤退行动(引自搜狗百科)。
选择观看这部电影的原因一是冲着大导演诺兰去的,二是因为视频软件推荐而且评分很高。在此之前我对敦刻尔克大撤退的了解几乎为零。
电影以英法士兵的逃亡展开,从一开始就陷入了紧张的气氛并且一直持续到影片结尾。四十万英法联军被困在了敦刻尔克的海滩上,英国政府立刻派救援船撤回英国士兵,由此,海陆空三重故事线交叠展开,几个陆军,两个空军,以及从海峡对岸的“home”驶来的民用和军事救援船,以这些形象为代表再现了敦刻尔克大撤退的震撼画面。
整部电影让我印象最深刻的除了交叠展开的非线性叙事手法、宏伟震撼大场面与无处不在的精美细节相结合的表现方式之外,就是配乐了。电影的台词对白很少,场面也经常转换,因此配乐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电影的配乐者是著名的电影配乐家汉斯•季默(Hans Zimmer)。
从电影一开始,配乐紧张的节奏结合生死攸关的画面就一直紧握着我的心,一刻也不放松,几乎让人无法呼吸,现在一边听着这部电影的配乐一边打下这些字也不觉有些紧张。配乐代替了对白,揪起观众的心,推动着故事的发展、发展、高潮,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我解读不出太深刻的东西,电影看了有段时间,许多细节也都忘记了。撤退时英国政府对外宣称将营救英法两国士兵而实际只救回了英国军队的主干力量;在船舱里等待大海涨潮的士兵们对死亡的极度恐惧使他们开始互相怀疑,自相残杀,这些都暴露出在利益与生死面前人类的怯懦与残忍。然而这些并不是全部,坚持开船去营救士兵们的老船长道森,坚决维护自己朋友的汤米,全力给予空中支援力量的法瑞尔,最终选择放弃撤回而与剩下的法国士兵并肩作战的英国上校,和并未责备战败而归的士兵们只是为他们安全回家而庆祝的英国国民,这些都代表了正义的力量,都是让人热血沸腾的力量。
处于生死边缘的人们深刻地感受到“祖国”的意义。最后,当所有的民用商船前来支援,十几万士兵在海滩上欢呼,老上校红了眼眶时,我的泪水也止不住地流下来,那一刻真的感受到了劫后余生的喜悦,感受到了拥有一个强大的祖国的骄傲,感受到了什么是“Home”。
现在回想起来,也依然有让人热泪盈眶的力量,这就是诺兰所具有的神奇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这是一部值得观看第二次的电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