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基米德有一句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
学生时候看到这句话,想到的是跷跷板,中间一个支点,两边坐着我和你。
最近再一次看到这句话,有个疑惑始终想不明白,阿基米德上哪儿去找一根足够长又足够硬的杠杆呢?
如果真的能够撬动地球,这无疑是一个改变历史的大事件。
把这个模型抽象出来:做成一件事,需要一个支点以及一根杠杆。
那什么是支点,和杠杆呢?
有个朋友在日本这边开中餐店,赚得挺多钱的。于是便想开第二家分店,找了一个新的厨师帮忙照顾本店,他自己到分店去打拼。
结果,分店是开起来了,可是本店的业绩却哗啦啦地往下掉。许多客户来吃饭都觉得味道不对,店的氛围也不对,就不再来了,以至于最终不得不关门。
餐饮业的门槛低,竞争激烈。但是肯德基在中国有5000多家店,我们不管在哪一家店都能吃到相同味道的汉堡和薯条,仿佛肯德基会分身术一样,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中脱颖而出。
产品好吃,这个当然是餐饮企业成功的关键,但却不是企业做大的核心竞争力。对比两个例子就会发现,如何保证食品味道的一致性,才是做大企业的关键。
所以好产品不是支点,做出好产品的工艺流程以及管理制度才是支点。支点是可复制的。
或许你也会说,中餐比较难做,单单是控制火候就需要经过大量的训练。而肯德基就不一样了,油温设为170度,炸上2分45秒,金黄美味的薯条就出来了。
在日本有家中餐企业叫做王将,我的朋友以及许多来日本开餐馆的中国人都不认可他们家做的中餐,觉得没有什么手艺含量。
而这恰恰是王将成功的关键,他们不靠厨师(人)来控制产品的质量,而是通过工艺流程和制度管理,保证700多家店铺不管在哪一家店铺吃到的味道都差不多。虽说距离肯德基的5000多家还有一定距离,但也至少说明了,中餐也可以通过流程管理把控好品质。
这是从一到N的智慧,这就是支点。
王将从第一家店到现在700多家总共用了55年,而肯德基在中国开了5000多家店,总共才用了31年,怎么会差距这么大?
这就是杠杆的力量。
肯德基进军中国之前已经在美国成功了,有了雄厚的资金实力。
可以用钱买时间,同时培训大量人才,开张新的店铺。
资金,就是杠杆。
不管你怎么管理时间,一天也就只有24个小时,能做的事情会有个极限。但你是创业的时候会选择找创始人团队,让别人补充你的不同,帮你一起做事业。
团队,也是杠杆。
杠杆的本质就是节省时间。让你在更短的时间内做成事。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能够把同一份时间利用很多次,也算是杠杆。
比如花一年的时间写一本书,卖了10年,就相当于把一年的时间重复使用了10次。
所以,产品也是杠杆。
那么回归到我们自己本身。
不管是打工还是创业,首先得找到自己的支点,没有支点的就创造一个支点。摸爬滚打,不就是为了找到一个立足之地么,方向已经很明确了。
同时寻觅外界资源,给自己节省时间。就算你不愿和人打交道,不远抱大腿,你也可以打造一个产品,运用这个杠杆把自己的时间多次重复利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