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我为什么害怕生孩子?
感受:家排个案之后,正在感受分离的恐惧。
觉察:我觉察到了分离的痛,这个痛在过去的时光里已经演化成为各种限制性信念,每一条都牢绑住我,我所有的外在的表现行为(人格面具)和内在的情绪(内在小孩),最终统统指向了分离的痛。
举个例子,我初恋遭遇出轨,我没离开他。为什么一对一能忍受出轨 ,因为比起出轨,分离更可怕。我不能分手,我不能表达不满,我不能背叛妈妈,我不能独立…究其原因,最后都会指向分离,因为我害怕你们离开我。分离是什么?分离意味着这个人从此从我的生命中消失,我再也见不到!面对分离,我会躲着,谈的每一段恋爱,没有真正告过别,只要不说分手,在我心里,这个人就没有从我的生命列车里下车。这就是分离的功课小时候没有完成,一生都在补这项作业。分离的痛也许就是死亡的恐惧,它一直在我们的身体里,我们通过各种各样的行为掩盖它,不去感受它。
上次陈老师个案的时候,我正在经历分离的痛,老师就是要让我彻底臣服,让一对一知道,没有人,只有自己,不是孤绝,是独立。去彻底感受绝望,去感受绝望到谷底的感受,看看这个绝望到底会咋样。感受绝望就是一次穿越震惊点的过程。但是我只是触碰了一下,太可怕了,我没有去感受那个绝望,“不可以,不可以没有人!”
这次家排个案后,我突然感受到了,从2号站点到4号站点,就是要一次次的体验分离,触碰那个绝望,彻底感受绝望,“没有人”的绝望。绝望之后才是平静,不会被情绪左右,不会被恐惧驱使。平静之后燃起的是慈悲心吧?众生皆苦,尽我所能。
曹大大个案我所有的表现都指向分离的恐惧,我的恐惧到底哪里来的,不知道。通过排列,我其实看到自己身体内蕴含了巨大的恐惧,因为对抗,我一直深陷分离的恐惧中无法自拔。对抗则是用人格模式盖盖子,我的ego选择不去感受分离,她骗了真的“我”,我以为“我”没有痛没有恐惧,这只不过是聪明的ego替我挡住了。
个案时通过排列,对方扮演的角色很可能会勾起我的愤怒和恐惧、悲伤,当我不得不面对的时候,身体会说话。恐惧悲伤席卷着。
我突然明白了,我今天能走上了探索自我的路,意味着我的这个灵魂说不定早就开始几世的修炼,所有的发生都不是偶然。我现在拥有的一切也是承载了几世的因缘。内在的恐惧也许是我的,也许是承接了祖辈的。
“妈妈,请允许我拥有和你不一样的人生,这就是我爱你的方式。”
因为我替孩子决定了不让他体验分离的痛,所以选择不要孩子也是神的旨意,我的觉醒才会换来下一代不同的命运,不然世世代代也是轮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