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朋朋精选
《伊斯坦布尔假期》作者:[法]马克·李维

《伊斯坦布尔假期》作者:[法]马克·李维

作者: 刘书朋 | 来源:发表于2019-05-09 19:54 被阅读1次

    内容简介:

    生命中总有一些征兆,指引我们相遇。

    神秘又充满异国风情的东方之旅,让整个欧洲为之沦陷的温情故事

    调香师阿丽斯在伦敦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晚上常在家款待三五好友,喧哗声屡屡引起脾气古怪的邻居戴德利的不满。然而在圣诞前夕,她的美好生活四分五裂,因为一位算命师对她预言:阿丽斯必须进行一次漫长的旅行,在旅途中她会遇到六个人,并最终引导她找出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个人。伊斯坦布尔将会是他们的命运交会之地。

    这段预言使阿丽斯陷入了一连串的梦魇。她向戴德利先生倾诉自己的痛苦,这位邻居则鼓励她勇敢迎接命运的安排,踏上旅程。最终,两人决定结伴前往充满异国风情的伊斯坦布尔。 一段预言开启神秘的东方之旅,阿丽斯在伊斯坦布尔究竟会有怎样的奇遇?而内心炽热、外表矜持、行事可靠、说话风趣又魅力十足的戴德利先生一路相随,到底有什么企图?

    作者简介:

    马克•李维(Marc Levy)

    法国作家,作品热销49个国家,总销量超过4000万册,连续17年蝉联“法国十大畅销书作家”。已在中国出版《偷影子的人》《伊斯坦布尔假期》《比恐惧更强烈的情感》《第一日》《第一夜》《幸福的另一种含义》《那些我们没谈过的事》《在另一种生命里》《生命里最美好的春天》《假如这是真的》《她和他》《与你重逢》《倒悬的地平线》《你在哪里?》等。

    精彩书评:

    壹:

    《伊斯坦布尔假期》,马克李维被引进国内的新作。神秘的占卜师、充满东方风情的小亚细亚半岛、女调香师(多么有魅力的职业)的寻爱之旅……充满法式趣味的“谜”“恋”之书——哈,看完之后,我的感觉却是惊喜万分,它远远超出我的预期,比《偷影子的人》丰满许多(指的是寓意,当然不止于寓意) 也圆满许多(指的是写作技巧)。作为比较通融的读书人,哪怕仅仅是对于著译者编者以及设计师的尊重,一般来说,即使碰到自己不太喜欢的书,我打分也不至于太狠,虽然犹豫和不甘心;而对这一本,毫不犹豫,我给五星。小说读来颇有镜头感和影像感,能够自自然然在脑中上映一部配乐流畅的电影(是通俗的小清新电影而不是闷到死的艺术精品)。但凡有这种阅读效果的小说,大体都算是成功的、能传扬的。

    “人生”的范畴远大过爱情

    无论是从豆瓣上此书的信息,还是实体书的书封文案以及设计,透露的信息均为本书是一本“爱情小说”。而其实,如同《偷影子的人》说到底是一本青春缅怀之书一样,《伊斯坦布尔假期》,是一本人生小说。阿丽丝强烈的东行愿望,以及她在土耳其漫长的停驻时光,“爱情”都只是一个极小的引子和噱头。阿丽丝是因为对人生、对自己的根源为何产生困惑,而执拗、不屈不挠地要解开这些困惑。在土耳其,她着魔一般地到处寻找,压根就不是寻找什么“命运中的男人”,而是寻找自己的身世之谜,寻找自己让自己“迷”般的状态稳定下来的方法,寻找心灵最终的安宁。——在我个人的阅读趣味看来,“人生小说”的魅力和吸引力,是远远大于爱情小说的,其回味悠长也是爱情小说决不可比拟的。

    一切块垒唯有在行旅中释怀

    心里有了郁结和块垒,何以释怀?无论是倾诉、做事,甚至吃东西(“药”?),都不如一场行旅来得更庄严,更有用处。无数的感伤(或愤怒)少年在行旅中得以成长,无数的破碎之心唯有在行旅中(多少能够)得以弥合。人为什么旅行?有那么多的风物可以从照片和纪录片中获得,那些走上仆仆旅途的人绝不是只为一个“新奇”和好玩儿。我们的阿丽斯带着极大的迷惑和不安全感上路(想想,一个现代社会的理性之人,怎会因为一个算命师的随口之言就跨越到几乎另一个洲去找所谓“真名天子”?),她会遇见谁?更重要的,她自己是谁?生命中空缺掉的那一段时光丢在了什么地方?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让她成为了今天她?这些一定要知道,一定要弄清楚,一定要在靠行旅找到人生中继续前行、坚定前行的勇气。

    “在旅途中你会最终发现,所有你以为是真的东西,其实都不是现实。”

    有过旅行经验(不是跟团!)的人都能体会,那种经历一切累乏挫折忐忑欣悦震撼之后的超脱感和幸福感有多么深,那是宁静拘谨在一个地方也许几十年都未必能得到的奇特的飞跃和巨大的欢欣。祝贺阿丽斯,她的所有纠结都在行旅之后得到了答案,并且她发现了行旅的好——今后的人生,当她再有别的纠结,依然还会上路,而且不会孤单。

    爱人的方式有许多种,我的爱希望你能懂

    既然是擅写青春与爱情的马克李维,则这本书里,必然有爱情的成分。那就是可爱的戴德利先生。他多么不像一个恋爱(单恋)中的男子啊。不送鲜花,不送巧克力,没有盛宴,更没有甜言蜜语,和一切只有在偶像剧中出现的用来感动女主角的浪漫举动。他甚至从来不说也不表达自己的情感。但他做了一件恋爱中人、爱得深的人会一直做的事:紧相随,常守候。“因为我见过我母亲的痛苦,所以我知道对于男人而言,爱一个女人就意味着采摘她的美,将它置于温室,细心呵护……直至时间令它褪色,男人再动身去采摘其他的心灵。所以我曾立誓,若是有朝一日,我爱上一个女子,真的爱上了她,我就会好好珍惜它,绝不将它摘下。”这是他独特的爱人方式,可……为什么听来那么悲伤?我是说,如果那个被爱的女子听见,她到底是喜悦还是伤心呢?同样个性化的爱人方式还有他的离去,他以为的能让对方幸福的方式。世上的爱有千千万万种,可我会用自己的方式爱你。——但是,你的开心愁苦一定要我知道,因为我不想错。

    孤独的人应该彼此相爱

    阿丽斯、戴德利,伦敦城里的邻居,从事的职业多少和艺术有关,都是倔脾气,彼此都打着对方的一点小主意,怀着不同的目的一同出行,都不太明了自己心中对对方的情意(对,他们意识到对对方是有情意的)……哪怕后来的惺惺相惜与恍然大悟,与思念和怅恨,能说只是爱情?人跟人的相爱,难道都是莫名其妙的爆发?马克李维有一段阐释我看后特别动容,“他们都经历过一段较为孤独的时期,这种孤独无关被爱,无关爱人,只是一种纯粹的孤独。两人都喜欢下雨的季节,都讨厌冬天,两人都曾坐在学校的凳子上做过白日梦,都曾在夏天识得过初恋的滋味,在秋天开始时尝到过分手的痛苦。”他们都有这会这样自发地想象:“当我小的时候,我常花上几小时凝视着建筑物正面的外墙,想象在墙壁的后面可能会发生的故事。……我试着想象和我一样大的孩子们每天的日常生活,他们在房子里玩耍,把房子弄得一团糟,这就是他们的世界的中心。每天晚上,望着那些明亮的玻璃窗,我就总是想象那里有丰盛的晚餐,那里有节日的晚会。……”当想象与现实相遇的时候,有时候真的会令我们大失所望,但哪怕知道这一点,我们仍忍不住想象——遐想——一种更安宁的、人间烟火的生活。

    马克李维肯定省略了更多两人的相似处。而他们的相似,肯定也是我们的相似。难道你不承认你也经常会有“纯粹的孤独”?这个世界其实有太多孤独着却从不倾诉的人,有许多故事本该发生却一直沉睡,你我他不相见,不相爱。

    现实还是疏忽?四十岁的后青春情怀

    最后要提到的是书中主人公的年纪。阿丽斯出生于1911年,故事正发生(伊斯坦布尔假期进行时)的时候是1951年,她四十岁。所以,对于书中写的阿丽斯在伦敦和她的朋友们相聚玩闹的日子,所谓“姑娘们”“小伙子们”,我认为是译者的一厢情愿,其实应该是“女人们”“男人们”(当然,你也可以理解成一群大龄单身男女保持着自己未变的天真)。至于戴德利先生,从故事看来,他起码是不会比阿丽斯年轻太多的,所以,这本书中的爱情,其实是两个中年人经历了人生漫长的孤独时光之后,对于另一相称灵魂的彼此发现。

    我相信这不是作者本人在时间逻辑上出错,他肯定意识得到他的主人公时下正是中年。——有什么奇怪的,在国外的流行小说界,以中年人为主人公的例子比比皆是。可是在中国,爱情故事从来都是年轻人(并且年轻到三十岁之前)在唱主角,甚至是年轻人的专利。一旦主角变成中年人,势必蕴含各种人间纠纷,诸般爱恨万种狗血定是要折腾得死生难择。中年人的故事不会这么纯粹简单,中年人的故事也极难讨年轻读者的好。而这不是太不公平么?……难道作为读者,你到中年之后,心境就一定会比年轻时苍老许多,势利暗淡许多吗?你就不会拥有纯粹的感动、不会发现和成长吗?

    平和的、安静地来阅读这样一个奇特的故事吧。也许,它给你的感动,可能真的会超过《偷影子的人》,起码它们是不一样的。而无论是这一本还是马克李维的其他书,我们总能发现一些青春,一些孤独,一些人心里很干净很干净的东西,而想起未必太遥远的从前点滴。

    贰:

    从《伊斯坦布尔假期》开始,我成为了马克•李维不折不扣的死忠粉。作为一名心理疗愈大师,他总是能把最普通的题材用最治愈的文字表达出来,无论是《偷影子的人》中的魔幻童话外衣,还是本书的老式爱情片路线,都因他的温暖文字而焕发了光彩,他再一次证明了,在好作家的笔下,题材是不分好坏的,没有不好的题材,只有不好的作家罢了。

    故事的开始,是在二战之后物资匮乏的伦敦,调香师阿丽斯在战争中失去了父母,孤身一人租住在一间小阁楼里,幸好,她有一群谈得来的好朋友,从小青梅竹马的朋友安托也在其中,她却为不知自己对安托是何种类型的感情而心烦。圣诞节前夕,她和朋友们前往布赖顿,在那里,一个神秘的女占卜师告诉她,她的生活不在这里,而在别处。她命中注定的那个男人刚刚从她身后经过,而她却只能在离开这里前往土耳其,遇到六个人之后,才能再遇到他,那个命定的伴侣,第七个人。

    这原本是根本无法实现的幻梦,阿丽斯窘迫的需要数着铜板度日,又怎么可能去进行这种耗资巨大却漫无目的的长途旅行?可是,自从她遇到了占卜师之后,她的生活已经进入到了一个神秘莫测的轨道,阿丽斯和生性怪癖的邻居戴德利先生居然因为机缘巧合而熟稔起来。原来戴德利是一名专门画十字路口景象的画家,他本是一名富二代,却执意要从事画家的工作,跟家里闹翻了,然而,他继承了一份高达五万英镑的巨额遗产,更重要的是,他愿意陪同阿丽斯前往伊斯坦布尔,开启这趟神秘莫测的旅行。

    阿丽斯却犹豫了,因为她根本不知道自己要去那里干什么。而戴德利先生启发她,土耳其可是一名真正的调香师梦寐以求的地方,想想那神秘的东方香料气息,绝对可以激发人的无限创意,而且说不定可以解开长期纠缠她不放的梦魇。

    于是这对怎么看怎么别扭的二人组终于踏上了未知的旅程。

    而指引他们行进方向的,是气味。跟《香水》不同的是,在这部小说里,气味给我们带来的,更多的是怀旧的温暖气息。很多人都有对气味的偏执吧,就像阿丽斯的乳母说的,她从小和别的孩子不一样,别人拿到陌生东西都会用舌头舔一舔,而她则选择去闻,她能分辨成千上万种气味的微妙不同,我们也能。

    小时候妈妈偶尔不在身边的时候,我会把她的睡衣放在枕边,闻着那种熟悉的妈妈的味道,我才能安心入睡;我们常常在闻到某种熟悉的气味的时候而恍惚不知身在何地,因为那种气味可能让你想起外婆家的厨房,或是在上学时坐在前排的那个女孩;我的一个朋友前段时间结婚了,他说,这是他遇到的第二个有那种特殊气息的女孩,他已经错过了一个,第二个,他无论如何也不会放手……

    气味,就是那么神奇的东西。阿丽斯幼年的记忆早已模糊,而她,全是凭着气味这条线索,才一点点接近了事实的真相。一瓶绝妙的香水,是多种气息的完美结合体,这点,阿丽斯早有认识,可是到了伊斯坦布尔,闻到了那种魂牵梦萦的气味的时候,她才惊觉,也许,她应该做的是一瓶捕捉一个地方气味的香水,因为“我们爱过的那些面容可能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逐渐淡去,但是气味,却永远不会被遗忘,”所以她想做的这瓶香水,是“可以帮助我们会想起某个重要时刻的香水,某个独一无二、无法重现的时刻。”

    也许在这一刻,她才发现她和戴德利是相似的,他们都是同样孤独的人,而且他们都因为想留住刹那的美好,而做着一些在别人看来奇奇怪怪的事,她收集那一刻的气息,他描摹那一刻的景象。她一直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就如同她不知道最爱就在她的身边,他一直在爱慕着她,却因为害怕自己不懂如何珍惜爱情而故意远离。

    她跑过了半个地球,兜兜转转了那么久,认识了六个人之后才找到他;他口是心非,一直关心着她宠溺着她,却连说再见的勇气都没有。可是,正因为他们一起飞越过维也纳的巍峨山脉,在博斯普鲁斯海峡边散过步,在露天集市里一路闻过香料的气味,在高雅的舞会共舞过曼妙的一曲,他们的一切兜兜转转和口是心非才有了非同寻常的意义,成为了他们爱情故事最完美的注释。

    毕竟他们勇敢开始了,才能嗅到爱情的芬芳,如果没有这些兜兜转转和口是心非,又怎么会感受到彼此的心跳呢?

    读马克•李维的书,我不敢说一定会对生活产生什么决定性的影响,可是他的文字能让你日渐冰冷粗粝的内心,变得渐渐柔软,能让你原本趋于消极厌世的心态,多一些对人性至纯至美的憧憬。应该说,如果能学会他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我们的生活,会更快乐一些。

    叁:

    在我看这本小说的时候,小骑士正在津津有味的看着一部日本动漫《黑之契约者》。他们因为“门”内的物质接触定下契约而拥有各种超凡的能力,同时也一刻不停地在为契约偿还各自的代价。这些拥有超能力的人总是面无表情,他们的心似乎变成了坚硬的石头,也因此动画的基调难见丝毫的温煦之气。

      某种程度上,人类与生命也签订了如此的契约。作为人的形象诞生后,我们拥有思想、灵魂,可以自由追逐想要的生活,也由此陷入必须陷入生命的虚妄之中,茫茫然不知其止。我们毕生追寻的就是圆满自我,找到自己失落的那一角。

    多年以后再次相逢,何以贺汝?以沉默,以眼泪。

                                                   ——拜伦

      在阅读之前,我以为《伊斯坦布尔假期》又是一部《一辈子做女孩》的跟风之作。不得不承认的是,某种程度上这两部作品确实很像。《一辈子做女孩》中的伊莉莎白通过自我探索抵抗极端无助的生活状态。而对于本书主角阿丽斯来说,命运需要的不是征服,而是挖掘。这也不是一场关于生命的开拓,而是一段失落记忆的探求。

      小说的起点来自一个算命女人的预言,她对阿丽斯说她必须要进行一场漫长的旅行,途中会遇到六个人,并最终引导她找出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算命这样的事,即使是对此讳莫如深的东方人也依旧有所保留,大多数人对于这等唇齿之言只会一笑置之。阿丽斯则不同,也许是潜藏的记忆每时每刻的撩拨,也许是内心深处惴惴不安的期许,算命师的话就击溃了她的内心,让阿丽斯的不安如洪水猛兽般倾泻出来。

    而许是尘封在记忆中的过去太过痛苦,使得阿丽斯走的每一步都犹豫重重。好友卡罗尔的鼓励和邻居戴德利先生的帮忙让她逐渐下定了决心。命运更倾向于相信人们有所突破并愿意为此推波助澜,看书时总有一种上帝之手在悄然操控的感觉。逃避命运最好的方式就是对抗它,就像卡罗尔说的,有些东西在心里啃噬着你,一些你看不见的微弱火焰,却会在你的夜里点燃大火,所以走出自己的藏身地,然后冲向外面。在土耳其这个阿丽斯命定的国度,她终于一点点的完成了自己的蜕变,那个曾经需要别人鼓励才能直面命运的女人,最终坚定地站在了自己的回忆面前。在《伊斯坦布尔假期》的最后,她遇到可能是弟弟的那个人,自己推开椅子走了过去,那一刻,重逢与否似乎已不重要,这个女人内心的空缺早已被填平。 

      任何无法抵达的未来都会感动我,因为计划的太过完美而难以实现的梦想是我永远不能抗拒的柔软。阿丽斯是不幸也是幸运的——何其不幸生在那样一个时代,又何其幸运遇到了两对如此爱她的父母。小说中对于阿丽斯父母的描写寥寥数段,对阿丽斯童年的生活也仅仅只是她梦中的几个片段,但这些散碎的温情足以让我为之动容。那段阿丽斯父亲描绘的美好未来和她父母的彼此打趣更让我感慨人类因为战争和杀戮而错失的温情。

      也正因为回忆如此痛苦,才使未来的美好更令人欣喜。在西方人的认知中,女人只有完成自识才能真正的成熟,《伊斯坦布尔假期》就为读者展示了这样的一个过程,阿丽斯完成了对于自我的追忆,摊开双手去拥抱崭新的人生。她是一个调香师,一切的生活都经由一种种味道被串联起来。有位香水大师曾经说过,人可以在伟大之前,恐惧之前,在美之前闭上眼睛,却不能逃避味道,因为味道与呼吸同在,主宰味道的人就主宰了人的内心。那段历久弥香的味道一直留在阿丽斯心中,指引她找寻前进的方向并最终带领她回到了故土,找回内心缺失的不安。

    原来那不仅是香气,更是一段回忆。 

      不自由的愛 是必修學分。真正的愛 是自由的。

                                        ——大S

      在《伊斯坦布尔假期》中,有两段属于阿丽斯的感情线索。一条来自于她的好友安托,还有一条就是一直伴随着她远行的戴德利先生。

      对于安托这段情感我更倾向于认为那是阿丽斯对过去美好回忆的执念。她的父母已经去世,安托承载的不仅是一个女人的情愫,更是一段连接着她过去的人生回忆。书中有一段阿丽斯给安托写信说“回忆下童年的味道吧,你书包散发出的皮革的味道、粉笔的气味、你妈妈在厨房为你准备的巧克力牛奶的香味……“安托之于身在异乡的她,就像一个回忆的代名词,经由不断地以写信的方式与“这个男人”沟通,阿丽斯能在探索未知记忆的过程中获得片刻的解脱。她并不需要把每一封信寄出去,因为那些信件真正的收件人都是她内心的自己。

      戴德利先生则不然,阿丽斯与他更像是“战争伉俪”。在游戏《仙剑奇侠传》中人们普遍确信的是李逍遥喜欢赵灵儿而真正爱的是林月如。这是由于赵灵儿是如初恋般存在的,她的存在寄托着人最美好的青涩;而林月如则是陪伴着李逍遥成长的重要伙伴,是他生命回忆中不可或缺一部分。戴德利先生之于阿丽斯也是如此,那百折千回的细密感情早已藏在他们每一次对话,每一次散步,每一次眼神的交汇之间,寂静而坦然。

      戴德利先生对于阿丽斯的呵护时时让我想起小时候看过的童话《长腿叔叔》。回忆对于他来说更像是一把爱情的枷锁,这也使戴德利先生深远如海的情感变得有迹可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而他们之间的爱情使戴德利先生明白,女人散发的娇贵之美会引得男人去采撷,之后则只是将她置于温室直至褪色。因此这个被感情折磨的男人宁愿选择放弃摘下这朵花转而在背后默默的呵护,也不愿这美丽因为自己的冲动而凋零。

      这种爱是美好的,毫无指望的,因为他是自由的,同时也带给对方自由。当阿丽斯填满了自己的记忆,蓦然回首才发现心中最在乎的男人早早就住在了自己的隔壁,那份惊喜与感动最终攫住了这个幸运的女人。而这感情的美在于戴德利先生放任它在时间中洗涤,时间又最终把爱还给了他。人们相信命运不会推掉原本就属于你的东西,过尽千帆它依旧会回到你的身边。

      回忆如此,爱也如此。

    需要这本电子书的朋友加 微Q:2802031363 免费获取

    公众号搜索:pengdiary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伊斯坦布尔假期》作者:[法]马克·李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tbgo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