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湖南师范大学
从编辑的角度谈《眠空》

从编辑的角度谈《眠空》

作者: businessbusy | 来源:发表于2018-03-19 23:19 被阅读9次

           (认证评论员 左涛)幼时“为赋新词强说愁”,多刻意去接触伤春悲秋且堆砌辞藻的文章,是否从中受益暂且不提,也就是这个时候,我知道了安妮宝贝这个作者。有段时间也曾痴迷过她尖锐而绝望的文风,但在那之后,领略过更多作品的我就已将她束之高阁了。《眠空》是她继《素时锦年》暌违五年后的又一本散文集。

           2013年的二月份,我本来是去书店买画册的,结果画册旁边《眠空》的封面却一下子抓住了我的眼球。一只黑猫静静地趴在木窗上,书桌上乱而不杂地摆着纸笔,阳光从窗口透进来,房间的色调却依旧昏沉,不是让人压抑的暗,而是大热天走进房间那一瞬间的阴,是独属于写字人倚灯夜读的静谧与沉醉。我所知道的有成就的作者,莫不都是安于、善于忍耐创作的寂寞的,但安妮宝贝明显是欣喜这种寂寞的。这让我常常很羡慕她的写作状态。书的标题似乎也表明了安妮宝贝的态度,眠空,一切归于空荡,而我们沉沉睡去,万事万物,只有承诺和牺牲能让她有所怀念。

           目光往下移,腰封是暗红色的,倒是略有几分“浮光跃金”的意味。上面是几段摘录。安妮宝贝自信奉佛教后文风就已往佛理的方向偏移,例如“浮生流光,惜物恋人,一念清静,烈焰成池”,仅用十六个字就将全文内容概括,用笔简练却意蕴甚多。

           或许对于喜好评论文、小说那种塑造自我封闭又无限延伸般宏大世界的人来说,她的文章就是毫无逻辑。但我想任何一个热爱散文的人,都曾有过这样一种感受:在某个时刻因缘巧合某个想法一闪而过,随手记下或是编辑成文,都是没有任何目的写作,仅为记录而已。我不得不佩服《眠空》编辑王倩的慧眼,于几十万字中精准定位,找到了那段最能与相应的读者产生共鸣的话,以及最能代表这本书的话。这大概也是每个编辑或者是想要成为编辑的人竭尽心力学习的能力吧。

           除自序外,《眠空》一共包括四个部分,电露泡影、荷亭听雨、心如秋月、人杳双忘,分别讲述了对电影、情爱、自我、生活的探寻。在讨论电影与情爱时,安妮宝贝的记述其实颇为符合当代年轻人碎片化阅读的习惯,她的内容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正如她所言,是“私人形式的记录”。我在看这本书时思维是跳跃的,想到王菲的催眠,想到奥修,想到加缪。放下这本书后,就在某个时机,我们的思想偶然发生重合,然后它就在我心里留下一抹印记。而在自我这个部分,光是标题“心如秋月”就让我有一种心领神会的感觉。有一年的中秋节征文,我曾经写过:“抬头,月凉如水;低头,心凉如月。”那个中秋节是我第一次一个人过,会难过,却也明白这可能是我未来好几年的节日状态,于是反而“色如聚沫,无有真正”了。而安妮宝贝的“心如秋月”,是放下,更是安然。“人杳双忘”的标题却并不那么贴切,美则美矣,但这个部分讲的应是挽留与质朴的生活,而不是真正的忘却。这也是我认为的这本书唯一不那么美的地方。

           排版的适当“留白”是《眠空》设计最巧妙的地方,不仅细心地用*号隔开关联不大的段落,更在每一段甚至是每一处发人深省的地方都空出来。个人认为这样排版好处有二,一是让读者有处理信息量与思考的空隙,二是读者可以在这个空白部分记下随感。

           当然,若就我个人的喜好而说《眠空》是最美的一本书,信服力显然不够。根据资料显示,此书一上架便获得当当网五星畅销书的称号,就连豆瓣读书,这个曾经把安妮宝贝批得一无是处,说她是“无法组织语言的呓语者”的地方,也给了《眠空》五星好评。有很多资深读者也认为,《莲花》是安妮宝贝的小说巅峰,而她的散文集则拥有比小说更直面人心的力量。

           若仅从《眠空》的封面与排版谈它的美,显然这样的美是空泛的、浮于表面的。在我看来,《眠空》文字与布局之美,才是它真正吸引人的地方。安妮宝贝修佛理,极为痴迷古朴之物,如古书、古画等,还是在摄像方面颇有造诣,也做过文学读物《大方》的主编,再加上她的丰富经历。这种种原因,使得她的文字总有拘谨自持的冷静。有人曾说,当一个女孩儿年轻时,最好去读读安妮宝贝的书,学习怎么自我反省、自我约束,学习如何尊重那些值得尊重的,欣赏那些值得欣赏的,保持独立思考,不轻信。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编辑的角度谈《眠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tbmq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