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张医生和王医生》之后,作为工厂子弟的我有万千思绪又不知道从何说起。前些天修改学员心得的时候看到材料里有一句话“积极做好青海量具刃具、鑫诺光电等低效及僵尸企业处置工作,盘活闲置资源,积极拓展园区发展空间。”不禁有些愕然。
青海量具刃具有限责任公司前身是青海量具刃具厂,原来坐落于西宁市西山一巷,现王府花园那一带,因为父亲是厂里的职工,所以我童年的一部分记忆就在那里。
上网查了一下,根据“三线”建设全国规划,哈尔滨量具刃具厂是“三线”搬迁的重点企业之一。根据一机部二局将厂千分尺车间一分为二的要求,哈尔滨量具刃具厂于1966年分迁千分尺车间到青海省西宁市,支援建立青海机床二厂的量具分厂。之后,又提出要支援建设关中工具厂。为了做好工作,哈尔滨量具刃具厂成立两个三线搬迁办公室,称为一办和二办,一办负责关中工具厂,二办负责青海量具刃具厂。青海机床二厂的量具分厂,也就是后来的青海量具刃具厂。
我爸妈是86年结的婚,据我妈说,她和我爸刚结婚那会,工厂效益是很好的,那个时候我爸作为一线工人每个月拿的钱甚至比从青海军分区师级干部退休的姥爷工资还要高。那个时候,厂区里有自己的幼儿园、规模相当的公共澡堂,甚至住在纸坊街的姥爷家周围的邻居每周都会去量具厂的澡堂洗澡。
90年的时候,我们搬进了厂里的家属院,是一栋一层楼有五家住户的筒子楼,把头的两户一室一厅,大概五六十平米,中间三户小一点,只有一个大开间,作为车间主任的父亲很幸运分到了把头面积大一点的房子。如果职位再高一点,工龄再长一点,就可以分到院子里一层两户面积更大一点的楼房。
因为是三线建设搬来的厂子,所以厂里的很多职工还有家属都是东北人,我们这一层中间的一户就是东北人。叔叔阿姨是厂里的双职工,有一个比我小一岁的儿子,和我们家走动的比较紧密。但其实我大部分时间是在纸坊街的姥爷家,只有周末或者节假日的时候才会和爸爸妈妈回到家属院。小时候的我白净可爱、体弱多病,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病娇女孩,只是脾气不怎么好,禁不住逗,经常莫名其妙就哭了。院子里的叔叔阿姨都很喜欢我,尤其是我们的这个邻居,每次我和爸爸妈妈回家的时候,他们从窗户里看到都会开门说:“公主回来啦!晚上来阿姨家吃饭!”
家属楼的半面是露天的,我们这一层的孩子年龄相差不过三岁,所以各家相处的都很和睦。夏天的时候五家搬着小板凳在楼道里吃着西瓜纳凉,各家的门都打开着,家长东拉西扯天南海北地聊天,我们五个小孩就在各家相互穿梭,看看你家的小人看看我家的电视,好不热闹。冬天的时候,每家每户的铁门上都挂上了厚厚的棉被,即使这样,门上的冰柱一个冬天都消不了,窗户也冻得打不开,我们就去东北叔叔阿姨家吃酸菜炖粉条、小鸡炖蘑菇……楼道里的寒冷与香气对撞,氤氲缭绕。
93年,我上小学了,父亲从生产线上下来,去了销售科,给父亲分的销售片区是东北三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