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用好日常惯例表

用好日常惯例表

作者: 顿悟而立且行且珍惜 | 来源:发表于2022-04-26 09:51 被阅读0次

    继续啃读付立平老师的《给孩子的五顶学习帽》,消化吸收“提高孩子的学习自控力”这个主题。

    孩子的学习习惯,尤其是自主自律的习惯不是生来就有的,需要通过成人的引导和练习去形成,尤其是孩子要如何去培养他们的时间管理能力,就是自律的能力、规划的能力,让他们更加高效、专注地去面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其实做家务这件事情,也能够很好地去帮助孩子培养他们自主自律的能力的。

    当中的所有事情,吃喝拉撒、穿衣服等等,都是我们家里的大人帮孩子服务的,什么也不用孩子自己去做。那么一旦上学之后,孩子就会觉得,凭什么学习这件事情就全都变成我自己的了,都要我自己去规划,我自己去按时完成?孩子就会凌乱了。

    培养孩子的习惯自控力其实是指向于既培养孩子生活当中的自理能力,也培养他们在学习上的专注度,以及他们时间管理的能力。

    孩子平时写作业特别磨蹭,不能按时完成他们的学习任务。这是许多爸妈不能言说之痛。有没有方法可以解决呢?《学习的五顶帽子》这本书的作者在书中给出了一个非常有效的小方法——日常惯例表。

    日常惯例表就是日常要做的事情以表格或清单的形式呈现,并养成习惯。这例表其实是想让孩子知道,自己的时间可以自主安排,自己安排的事情可以自主跟进去执行。

    让孩子学会这样的技能之后,会发现孩子在很多时候能够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有自主自律的能力。

    但日常惯例表可不是一个简单的学习计划表。是为了让孩子明确自己的时间可以自己来安排,一天二十四小时,比如吃饭、睡觉、学习、娱乐、生活等等,学着进行适当的规划和合理的安排。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娱乐,什么时候运动,什么时候能够用来学习,学习的时候先做什么,再做什么,然后做什么等等。

    让孩子通过日常惯例表,可以产生自己对自己时间的自主感——可以做自己的主人,而不再被父母、老师牵着鼻子走。

    但家长难免不相信孩子真的能自己掌控自我,一开始执行时看到孩子玩儿游戏看电视太投入而忘了时间,就忍不住想提醒,但务必记住要适当地进行提醒和跟进,若是一味的批评和指责,埋怨孩子说话不算话,没有时间观念,孩子就会给自己心理暗示、贴标签,觉得自己就是这样一个没有时间观念的人,就是一个说话不算数的人,爸爸妈妈就是不信任自己。

    久而久之,赔掉的就是孩子的正确归因感,这才是最可怕的地方,却偏偏被不少人忽略掉。

    语气温和,就需要保持冷静,不能一味埋怨、不信任孩子,态度要坚定,则要告诉孩子既然我们已经做了这样的规划和安排,就应该按照自己的规划去做。

    这其实和简·尼尔森的《正面管教》里的“温柔而坚定”的观点是不谋而合的。

    日常惯例表安排完之后,可不是一成不变的,尤其在孩子自己形成习惯的过程当中,还可以去进行适当调整的。

    比如说:"如果你觉得你看动画片的时间不够长,那你是可以自己想办法去调整的。那你怎么样调整更合适呢?你可以自己思考一下,你可以自己来决定。"

    这个叫把“权杖”还给孩子,孩子才能尝到“我是我自己的主人”的甜头。

    这样的话,帮孩子跟进一定的阶段之后,就会发现他会慢慢养成一个自己做时间规划、自己去更好地跟进执行的良好状态中了。

    这样的话做家长的我们就要省心很多。

    大多数时候,孩子其实能够发现当自己更加有规律地去执行他自己的时间惯例表,去安排他自己的时间的话,他会感觉更有自主感的,他会感觉更舒服,进而能够很良性地去对待他自己的学习和日常的安排。

    这样才步入良性循环中,爸妈就可以做甩手掌柜,孩子有原来的“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内心驱动力一旦打开,就可以慢慢的步入由缓慢到高速的学习快车道。

    回到父母师长的角度来看,这其实也是方法大似气力。

    万玮老师在他的《教师的五重境界》谈到教育者分为四个类型:①无方法无期望,②无方法有期望,③有方法有期望,④有方法无期望。

    第1种就是散养的方式,前几十年的教育大约就是这样的,第2种才可怕,现在的不少家长一味焦虑却无计可施的大约可以归到这一类,第3种境界,是我要努力去做到的,第4种境界则是毕生追求的目标。

    教育虽说是个超级复杂的事,归根结底还是大道至简,今天学了一个简单的招数——利用日常惯例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用好日常惯例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tecy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