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发展过程中 我们都是从具像化符号开始的。具象符号就是人类2万年前留在岩洞中岩画的后延产物,它是非常具象的图符。
今天保留了这个具像特色的只有我们中华文字。
我们最早记录保存下来的文字 “甲金文”。原先几千具象文字只有最简约的留存下来。在纸张诞生前记录是个困难事,需要在牛骨龟壳上篆刻 后来改成竹笺,所以一个字就是一个或多个意思……
象形文字它就是生活场景中的一幅画。那么中国的象形文字和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有明显的差别,中国的象形文字半抽象化,而古埃及的象形文字画得非常具像。下图是最早中国古文图形字 人:一个侧面站立的人。而古埃及人画的是完整的人。
为什么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十分具像?是因为古埃及这个地方生产一种草叫“纸莎草“,所以他们把人 牛等全部画出来。 中国字刻在牛骨或乌龟壳需要非常简约方法。
![](https://img.haomeiwen.com/i2363845/354eb2a01ff4cecb.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363845/0495c745244f6393.jpg)
为什么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十分具像?是因为古埃及这个地方生产一种草叫“纸莎草“,尼罗河畔有种草可以作为颜料书写✍️,象形文字它就是生活场景中的一幅画。具像化 类比化在我们文字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https://img.haomeiwen.com/i2363845/95f379cca0856760.jpg)
从 - 一个跟一个(跟从)
比- 与从方向相反指 打猎回来飞跑看谁回家快。后延伸到“比赛”
北- 北半球的我们看到自己的影子在北面。
化- 人一正一反,指人入土……
![](https://img.haomeiwen.com/i2363845/8c1a7396da1ecd5f.jpg)
古人记载任何东西都是画一副连环画,所以文字简洁。讲经文中曾经见到描述一个大战争的局面,居然只用四个字符,叫王出师北,意思是国王带着我们打仗,打败了。
中国古代它的原本的文章结构是没有语法逻辑关系,具象思维、具象符号,是做艺术的人最需要的元素,而不是抽象理性思维。中国的具象思维,就特别适合于缔造中国的艺术文化。真正中国的大文豪大多都是艺术家,比如屈原,李白、杜甫等唐宋八大家,他们的文章思想性并不复杂,并不深奥,文字美和文字意境美才是他们成为大家的原因,他们都是美学家。因此,中国古代文化缔造艺术的能力极高。
宋代马致远一首词《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古代诗词里没有标点符号 没有虚词副词或者介词 没有任何语法逻辑联系。留给我们的就是最美最打动人心的诗词之一。
![](https://img.haomeiwen.com/i2363845/be1e2f7adf93088e.jpg)
同样举例 王维的 “使至塞上”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直” “圆” 让人浮想联翩……
你可以展开一个宏伟篇章:塞外儿女 龙门客栈 大漠深处有人家……… 估计有连续剧让你编辑。
![](https://img.haomeiwen.com/i2363845/1f8a01a2153aa084.jpg)
论写意简约性我们老祖宗当之无愧全球最牛。可惜我们今天太直白 而且很多字其词语词义与当初设定差别太大了……
文字的演变很有趣,是惊叹远古人类的智慧,四个字清晰表达一个场景。要返回到远古生活场景中去才能理解中国古文字以及古思绪的来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