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来的年
这篇文章春节就写了,今天打开来看看,还是决定把它发了。因此才取了这样的个标题。
回家过年,成了每位在外工作的人,打工的人的一种期盼,一种向往。到了要回家的日子,个个总是大包小包塞的满满的。有捎回去的衣物,有够回去的年货,有送人的礼物等等。谁都是早早早地打好了行装,只等最后时刻出发了。
回家过年一路长途跋涉,个个不顾旅途劳累,恨不得马上就能到家。有的甚至幻想自己能像鸟一样飞回家就好。哈哈。这样的想法我就曾经有过。
回到家中最想看的就是自己的亲人。父母是否身体好,问问其他家人何时到家?是否会回家过年?其次就是分享礼物,把自己送亲人的东西一一分发出去才是最开心的。
接下来就是亲人各家请吃饭。大家坐在一起聊家常,聊事业,聊未来的发展等等,其乐融融。
随着微信时代的到来,人们的联系越来越近。只要群主在群里一呼,大家纷纷响应。
所以回家第二件事大多就是同学聚会。大家坐在一起聊起年少时同窗几载发生的趣事,有意义的事。个个开怀大笑,幸福满满。似乎个个又回到了那个天真无邪,幼稚无知的那个年少时代。
春节一天天临近,最重要的就是吃年夜饭。先天晚上就要把蹄煮好,第二天稍微再热下就可以吃了。
说是吃年夜饭,其实中午那餐饭才是最主要的。那天要杀鸡,吃蹄,吃红烧肉,鱼,豆腐等好多碗菜。晚上呢基本就吃中午的菜,要么再炒1–2个蔬菜就好。
一年的劳累就在这最后丰盛的年夜饭中宣告结束。晚上就是欣赏春节联欢晚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环境的改变对这个文化盛宴我也基本不感兴趣了。
新年的第一天(即初一)到来了,人们也就开启了新年之旅。即给家族人拜年,送祝福,发红包(在我印象中父亲在三十晚就把红包发给了小孩)。家里的
主男还要走访全村,给各户人家道新春快乐、吉祥如意!这是祖先留下来的一种新春文化传统。至于为啥,我想后人只有沿袭而已,也没人去考究。
对这种拜年方式我想是闹新春、送祝福意思吧!
因此,人们都希望在新的一天早早地把各自的祝福送给大家!
大年初二就是女婿给丈母娘拜年。还有就是姑丈回娘家拜年。当然生了孩子的还会各自领着孩子来外婆家拜年了。小孩一听说要去外婆家拜年也别提有多开心了。
到了初三、初四就是远房亲戚互相拜年了。到了初七、初八所有的年都差不多拜完了。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打工者和有工作的人为了要早早返程,现在的年基本上初三,初四就拜完了。
因此现在的年也没以前那么过的久,那么热闹了。
到了元宵节70%以上的人早就回到了各自的工厂和岗位上班了。所剩的又大多是孤寡老人和孩子。
今年是我第一次有机会能过完元宵节返校。这是工作19年后第一次在家呆这么长时间。反而感觉有些不适应、不习惯了。因为每年都是初五或初六就离开了老家回到工作单位。
如今的年只能这样形容,急匆匆地回急匆匆地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