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HBase读操作

HBase读操作

作者: 掩流年 | 来源:发表于2020-12-29 21:55 被阅读0次

    对于HBase而言读取操作有两种,即get和scan。按实现上来看的话,get请求也是一种scan请求,相当于scan长度为1的请求。对于HBase而言,使用Java API,简单的读流程如下所示

    • get请求
    Configuration conf = HBaseConfiguration.create();
    HTable table = new HTable(conf, "tablename");
    Get get = newGet(Bytes.toBytes("row1"));
    get.addColumn(Bytes.toBytes("colfam1"), Bytes.toBytes("qual1"));
    Result result = table.get(get);byte[] val =result.getValue(Bytes.toBytes("colfam1"),Bytes.toBytes("qual1"));
    
    • scan请求
    public static final byte[] CF = "cf".getBytes();
    public static final byte[] ATTR = "attr".getBytes();
    ...
    
    Table table = ...      // instantiate a Table instance
    
    Scan scan = new Scan();
    scan.addColumn(CF, ATTR);
    scan.setRowPrefixFilter(Bytes.toBytes("row"));
    ResultScanner rs = table.getScanner(scan);
    try {
      for (Result r = rs.next(); r != null; r = rs.next()) {
        // process result...
      }
    } finally {
      rs.close();  // always close the ResultScanner!
    }
    

    scan框架的设计

    如果你使用过Redis的scan操作,就知道在Redis中,scan并不会一次性加载所有数据到客户端。尽管Redis的Scan和HBase Scan之间的设计差异很大。但是总体来看,HBase的scan采用的限制一次性RPC传输数据量,分多次请求服务端获取数据。这样做的目的有两点:

    • 当数据量过大的查询容易引起客户端内存溢出。
    • 压缩RegionServer端的机器性能,导致其他业务收到影响。

    对于scan来说,具体的操作即rs.next(),如果查询到客户端的缓存中有值则直接返回,若未查询到则向Server进行RPC请求,默认情况下,一次RPC请的数据量大小为2G。

    区间切分

    在客户端请求服务端获取数据的过程中,首先从ZooKeeper中获取元数据hbase:meta表所在的RegionServer。如果一个scan请求需要在多个region上请求数据的话,客户端在请求前会先对查询区间进行切分。如

    scan操作需要查询区间为["b", "f"),这时候有三个region,startkey和endkey的区间为["a", "c"),["c", "e"),["e","g")。这时候客户端会进行切分,把scan操作的查询区间切分为"b", "c"),["c","e"),["e", "f ")

    读流程

    Scanner的核心体系包括三层Scanner:RegionScanner,StoreScanner,MemStoreScanner和StoreFileScanner。

    关系图如下


    Scanner关系图

    通过这三层scanner定位到了具体的HFile,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过滤操作,具体的有Time Range过滤、Rowkey Range过滤以及布隆过滤器。

    Scan的过滤流程因为StoreFile中的数据K-V数据都是有序排列的,所有范围性的过滤可以直接查找到范围。
    在查找到具体的StoreFile文件之后,就是通过查询HFile的索引,查找到对应的Data Block。
    HFile的结构如下图


    HFile

    可以看到个HFile文件中, 都对应着多个Data Block。要查找到对应的Data Block。需要先查询Root IndexBlock去获得地址信息。Root IndexBlock因为常驻在内存中,所以这个查询过程非常快。具体的查询思路是二分法,如查询的rowkey为fc,第一次查询范围是[aa-ee),第二次为[dd-ff),第三次为[fa-ff),正好这个一个Data Block的范围。
    之后会把Data Block加载到内存中,然后循环遍历查找到对应的数据。
    可以看出,因为多层Index都需要加载到内存中,所以一次查询的IO正常为3次。但是实际上HBase为Block提供了缓存机制,可以将频繁使用的Block缓存在内存中,以便进一步加快实际读取过程。

    最后这些读到的数据会被放入一个优先队列中,根据key进行排序。然后依次返回给客户端。

    其他优化

    当然,HBase也提供了像BlockCache以及MemStore的读写缓存。可以大大优化读效率,具体细节,此篇不做展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HBase读操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tiqo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