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
在英国一所学校里,有一台电脑意外地出现了程序错误,结果在登记学习成绩时,把一个“优等生”班记录成了“差生”班,把一个“差生”班记录成了“优等生”班。这份报告是每年开学时决定教师对学生教学设计的首要参考。
当校方终于在五个半月之后发现这一错误时,决定不向任何人透露情况,并再次对这些孩子进行了测试。结果令人瞠目结舌:“优等生”的智商测试成绩出现了明显下降,因为别人都把他们当作头脑愚笨、不合作、难以管教的学生——教师的想法变成了自我实现的预言。
不过,所谓的“差生”的成绩却有所提高,因为他们被当作聪明的学生对待,教室的热情、希望、乐观态度和兴奋心情都反映出对这些学生的极高期望和评价。
校方问这些教师,开学初的几个星期情况如何,他们答道:“不知怎么回事,我们的方法不奏效,所以只好改变。”既然电脑信息显示这些孩子是聪明的,那么如果进展不顺,就一定是教学方法出了问题,所以这些教师才会积极主动地改进方法,在自己的影响圈做出努力。事实证明,表面上的学习障碍其实是教师的死板教学僵化造成的。
我们如何反映他人的形象?这种反映又会对他们的生活产生多少影响呢?我们有足够的“财富”对别人做情感投资。我们越擅长发掘别人的潜力,就越能在配偶、子女、同事或雇员身上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而不是记忆力。我们不应该给他们“贴标签”,与他们共处时要从全新的角度“打量”他们,帮助他们独立和实现自我,并建立起美满、丰富和卓有成效的人际关系。
歌德说:“以一个人的现有表现期许之,他不会有所长进。以他的潜能和应有成就期许之,他定能不负所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