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天读书打卡第306天
《自驱型成长》
1,原文重点摘录:
你有没有注意到,我们有时跟自己说话的方式,不同于跟别人说话的方式?
想象一下,如果我们同在一个垒球队。有人朝我传来一个普通的地面球,我却让它从两腿之间穿了过去。
你会怎么说呢?可能会这样说吧,‘没关系。你肯定能接到下个球。’为什么呢?漏接球肯定是个糟糕的错误。
但你本能地知道,支持和鼓励会让自己更有可能接住下个球,而非把你的手套丢在地上,再尖叫着说自己的技术有多烂。”
教你的孩子像他们最好的朋友一样去支持他自己,说:“来吧!你能做到的,希瑟。”
采用第三人称自我对话要比采用第一人称自我对话强大得多。
如果你的女儿通过名字来指代自己,她就更有可能采取距离更远、更具支持性的朋友立场,而不是当个吹毛求疵的评论员。
让我们再深入研究一下,我们该如何处理类似漏接球一样的错误。
如果你的孩子认为这个错误没有什么理性的解释,而且自我惩罚说全怪自己太笨,那么他就不会觉得自己有知错就改的能力。
因为除了不再那么笨之外,没有什么其他方法可以导致更好的结果。
有效的自我对话让他能够保持认可自己的能力,他绝对不笨,他只是没留神犯了一个错误而已。
然后他就可以调查一下,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这给了他一个缓冲的机会,通过提出究竟是哪里不对劲导致问题发生的具体解释,他就能够找到自己可以在流程中着手处理与改变的地方了。
这里的关键点是要“就事论事”。如果存在一个不会威胁到你孩子的身份认同的因由,他就可以看看到底错在哪里,并吸取教训、继续前进。
2,我的心得收获:
想像一下我们身边的好朋友犯了什么错误,很低沉,很沮丧的时候,我们通常都会说一些什么话呢?
一般都是宽容,接纳,支持和鼓励的话语。
但如果犯错误的人是我们自己,我们会在内心里对自己说什么呢?
有些人就会不停的自责,不能接纳自己犯了一个错误。但是这样批评自己没有任何好处,只会让自己更没有自信。
下次尝试一下,把自己内在的小孩当成自己的好朋友一样去对话,去宽容,去接纳,去鼓励,去支持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