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妈妈的腿又复发了,从两月前意外皮肤感染,家里小诊所大医院跑了好几家,又在疫情期间艰难来了南京看病,诊治说是丹毒,百度了解了一下容易复发,果然中间反反复复就不消停,之前还是小疹子,这两日又变的严重。
父母总是怕花钱的,小毛小病总是忍着,也害怕请假误工,总之能少花钱就花钱,上次我劝妈妈检查具体原因,后来好了她也不当回事,主意大又固执,小钱花来花去一点也不少,这次无论如何也要劝她好好看一看。
问题就是现在什么都智能化,全靠手机操作,年纪大点的特别困难。眼瞅着越来越严重,现场挂号挂不到,网上一查专家号这周都排完了,只能挂普通号,我心想也行吧,准备在小程序里挂个号,想到上次傻乎乎的用自己的信息挂号,结果不能用,于是决定在就诊人管理那添加妈妈的信息,身份证手机各种信息填完了,需要验证码,我提前跟妈妈说等会会发个信息给你,你把数字告诉我,我这边等了一会还没有动静,打电话过去又说了一遍才明白,妈妈不会搞后台,打电话和其他操作只知道挂电话,废了很大劲弄上之后发现不行,信息有误。冷静的想想大概是上次让我弟在家挂号时留了我的号码,换成我的号码终于弄好了,进去下一步操作,又需要本人扫脸识别,哎好累,突然就想起来上次挂号艰难就是因为系统要扫脸,我又不在家,也是各种折腾。
发现我这边不好弄之后,妈妈说那晚上回去弄吧,又说晚上还要去吊水,回去七八点了,眼瞅着号越来越少,我把一个看好了还有号的医生截图给她,说最好早点弄好,然后她在厂里的卫生间偷偷给我打电话说来弄来弄,挂这个医生就好了吧,我说是的,你不会弄肯定要找人帮忙的,妈妈很淡定的说好,就挂你画圈这个人行了吧,我说嗯,然后看她没有反应,我说你要叫别人在一个系统就是微信上找到这个小程序,再挂普通号挂这个医生的,妈妈说你说的我都听不懂,你刚发我的那个不就行了吗……我叹气,意识到她以为就是在那张图片上操作,她也跟着觉得烦躁,说让我弟弄一下,我说我弟也弄不了,要扫脸就是要本人在,等晚上可能周五的号没了又要等下周,这时妈妈才说那让同事帮忙弄下,于是我又叫妈妈找旁边的同事帮忙,给那个姐姐打电话,医院的小程序不能转发,我截图给她,那个姐姐很灵活,她们边干活边偷偷挂好了号,我这才放下心来做自己的工作。
每次这样一番折腾下来我就特别心累,会操作的人确实几分钟就好了,可是对于父母来说,他们真的不懂,文化不高、没有学习过电脑操作、年纪大了反应迟钝、学习能力和兴趣都很低、新生事物长久没有接触,等等原因导致与智能化时代断层越来越严重,因为不懂不会也越来越害怕,像我们小时候刚接触电脑一样,看到纷繁复杂的手机功能总担心弄出问题,防骗心理又导致他们有所抗拒等等,这样的问题也不知如何解决,简单的娱乐用法还能通过一遍一遍的教学去帮助他们,这样需要正经办事的操作,他们是真的没有办法。
像我这样在外打工的子女,每次遇到这样的事,着急上火又无奈,我可以一部手机走遍大城市,却没有办法给家中父母带来便利。如今外面的世界已经让他们有所害怕,来到城市,衣食住行就医娱乐纷纷需要手机,而他们只会传统的老一套:多跑多问。社会的快速运转,城市的高效管理已经不允许这样的磨蹭了,智能化产品本来是带来便捷的管理,却也像一座大山隔开了那些上了年纪的人。
一个健康码、行程码就足已难住很多很多人,他们的腿跑不过智能化产品的更新,他们的嘴甚至连怎么问都不知道,也不是每个人都爱学习以及都很聪明,于是许多许多中老年人,特别是学习能力差的,渐渐被社会边缘化。
当产品的用户聚焦年轻人时,大量的中老年人便被抛弃了,而我们的社会有那么多正在奉献的中老年人,属实无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