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直播分享《故事演讲力》一书时,突然觉得自己效率高起来了。
这本书是我周五刚入手的,但是晚上就要进行分享。所以心里以“用来直播分享”作为实践目的来看书。
直播开始时间是21:00,我19:00开始阅读这本新书,中途看了两次时间。第一次是完成第一章阅读的时候,我在章后空白处做笔记,写完大概19:15左右,第三章结束的时候大概19:35左右。
从2017年开始接触海量阅读的我,这五年左右的时间里虽然积累了很多阅读方法,但是阅读速度也仅是3天一本书,而且有很多本还没有做笔记。
但是昨晚的《故事演讲力》阅读完毕时间大概是20:10,一本210页,共九章的书不到1.5小时完成了,还做了很多笔记,画了很多处重点。
这就是带着实践目的来阅读,和为了阅读目标而阅读的速度与效率差别。
没有目的的阅读,你会比较迷茫,不知道书中哪些应该在短时间内快速掌握并用于实践。所以,你就会通篇全读。
通篇阅读难免会触动基础阅读的方法,造成效率低下,而且会有大量作者解释和铺垫等无趣的内容浇灭你阅读的激情。
这就造成核心总结慢、精神不集中、专注度不高、效率低等问题。
如果是有原因的阅读(比如等待书籍回答和解决实践问题),那么会去索引中直接寻找答案。这就快速过滤掉了很多“无用”内容,直奔主题。还可以锻炼总结能力,一举多得。
那么无实践行为条件下想阅读该如何去做呢?
那就只能把书的作者想象出来,然后假象TA就坐在你的对面。你就像一个综艺节目中的主持人一样去采访TA,对TA进行提问。
这样,根据你的问题也可以去过滤书中的内容。
PS:昨天分享兴奋了,等反应过来没日更的时候已经0:07了,心痛不已。好在有复活甲,哈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