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份书单:
1、少有人走的路(共8册)
2、给内心的小孩找一个家
3、心灵地图
对心理学感兴趣源于武志红的《为何家会伤人》,后来学校为辅导员培训三级咨询师考试,请了老师给我们讲心理学学科知识。我了解了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弗洛伊德,荣格;还有个体心理学派,代表人物阿德勒,包括最近兴起的积极心理学派,代表人物塞格利曼……心理学的流派实在太多了,还有认知学派,行为主义学派……但最深入人心的学派还得属精神分析学派。最经典的观点,就是一个人有心理问题,一定是童年的经历、原生家庭造成的。因此在这个流派的影响下,很多人开始去分析自己原生家庭对自己造成的影响,开始控诉父母,其实这样并不能疗愈自己。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心理问题,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每个人终生都在不断疗愈自己。最近看了以上心理学书籍,总结以下几个方面:
1、真实比完美更重要。每个人要活成真实的自己,而不是活成别人眼中完美的自己。每个真实的自我都是有缺点的,我们心理健康的程度取决能不能接纳有缺点的自己。抑郁症患者就是对自己过于苛刻,总是向内攻击。在外面尽力表现完美的自己,而真实的自我又不是那么完美,这种冲击力就容易造成心理疾病。我们殊不知活成真实的自己,更容易与外界建立真诚的关系。我们可以家人、朋友却显示我们内心脆弱的一面。这说明我们对我们自身的缺点已经接纳了,改变我们能改变的,接纳我们不能改变的,我们不用活得这么辛苦。
2、处理好独立与依赖的关系。人的成长不仅是身体的成长,更是心智的成长。有多人年龄很大了,也许心智还是停留在孩子的水平。我们肉体和精神要同步成长,迈向社会的第一步就是要独立。我对荣格的一直不太了解,但从最近看的书总是提到他,他一定是位了不起的心理学家。荣格将人的这个发展目标命名为“个体化”。个体化就是说人发展的过程是一个逐渐成为健全个体的过程,即一个人的最终目标,是要成为他自己,成为一个完整的但又不同于他人的个体。所以,“个体化”意味着人格的完善和发展,意味着接纳自己的缺陷,并在群体中具备包容性,意味着实现自己的独特性。完成了这样发展目标的人一定是个人格健全,心理健康的人。看到很多悲剧,后面隐藏的心理问题就是没有实现个体化。最近完美学霸吴谢宇弑母案的案例,其实就是精神上没有完成和母亲的分离,没有走向独立,没有实现个体化。我们处于社会关系中,不可能不依赖人际关系,正常的依赖有利于促进情感的发展,发展美好的亲情、爱情、友情。但是我们一定要有自己的独立性。如何处理好独立和依赖的平衡的关系,这就是一个中庸的命题。要做到中庸,其实是非常难。什么是中庸,就是合适的极致。什么父母对孩子最好的爱,就是逐步走向分离的爱。孩子终于一天会走向独立,有自己的生活,他自己要实现与父母的分离,我们父母也要实现与他们的分离。完成了这个过程,就是正常的亲子关系。同理,健康的婚姻关系也需要保持独立的空间,我们彼此不是谁的附属品,我们没有过度依赖对方。我们都有自己的成长目标,在各自成长的领域里,相互支持,相互鼓励。
3、成为你自己。学管理学时,马斯洛提出一个需求理论。最高的需求是自我实现需求。不管从哲学的角度,还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每个生命的价值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都是带着使命来到这个世界的,我就是我,你就是你,你不可以成为我,我也不可以成为你。世界的美好性在于人的多样性。那样生命的本质是什么,就是成为你自己。你自己就是最好的,你有自己的天赋,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天赋,实现自己最大的潜力,这样的人是最幸福的。那教育的目的,是不是应该因材施教,不能去培养千篇一律的人?孩子和孩子差异太大了,我们教育应该鼓励差异性,而不是去差异性,把每个孩子都培养成学霸。有的孩子天生学习就好,不需要人督促,自我学习能力强,有的孩子在学习上不怎么样,也许在美术,音乐,体育上有天赋。所以成为自己太重要了!柏拉图在2000多年前就提出了这个教育理念:各尽其才。
接纳不完美的自己,走向精神上的独立,成为最好的自己,这是我读以上心理学书籍的三点感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