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我们的班级孩子一直在做24节气课程,又到了端午时节,为了让孩子们真正的融入到传统节日中,与综合实践高老师一起设计了一节《走进传统节日——端午》课程,老师要在课程上重点培养孩子们动手操作能力,学会包粽子,让粽叶香飘到每家端午。
课堂上高老师提前培训孩子们关于包粽子的相关知识,最好准备工作:每人准备二斤江米,买好粽叶,这些都要提前三天用凉水泡好,当天还要带好剪刀,绳子。
我又把信息编辑好发到班级群内,让家长协助完成。
与食堂王主任沟通,帮我们煮粽子。与门卫保安沟通好,那天家长帮忙,放行。
周二放学前再次提醒,把明天用的物品准备好,尤其是小盆要贴好标签。
周三早上6:50就来到学校,孩子们陆续带着材料来到班级,我也开始帮助他们把米再次泡到小盆里。
家长也陆续赶到帮助收粽叶进行刷洗、裁剪。
帮忙把孩子们的米泡到盆里,在走廊窗台上摆好。原本以为这样,可以让讲台上更宽敞一些,方便我的教学。后来我们发现,因为上午天气的原因,走廊窗台上温度较高,两小时米就有些变味。我们也把这一条经验告诉后来的几个班级。
两节课完成后,孩子们就开始整理书包,摆放座椅。杨波和莲藕也下来帮助布置黑板。
孩子们也做了有关《端午节》的课件,对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有一定了解,但课堂上的互动,真的让我很失望。由此我也认识到了:你讲了孩子不一定明白,也不一定记住,讲与懂与会不成正比。
重头戏就是包粽子了,高姐不亏有多年综合实践课程经验,乱轰轰的课堂瞬间安静下来,孩子们都认真听她讲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接着,高姐具体给孩子们介绍了包粽子的方法,孩子们听的都非常认真。分组开始包粽子了,孩子们热情很高。最初的尝试一定是失败的,不完美的,需要他人帮助的。慢慢的随着不断的实践,孩子们无论是在速度还是造型方面都完成的越来越好了。
两节课下来大家包了好几大盆。
等了一个中午和一节课的时间,他们盼望的粽子终于煮好了。
孩子们也用日记把这些精彩瞬间记录了下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