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我是对《创业7堂课》这本书的实践版:
1.专注与分散
我们生活在一个急剧变化的世界,变化很快,一个行业今年还很热,马上明年就很冷清了,一款产品这个月还很火,下个月就被别的产品代替了。
快得让人缺乏安全感,时刻有危机感。
像一些大的企业,阿里,腾讯,小米,在做一个生态系统,他们线上线下布局,各个行业进行投资收购,卡位各个赛道,最终让这个系统形成闭环,形成更有竞争力的护城河。
《7堂创业课》中说:在一个足够大且足够长的赛道上,保持专注战略有利于企业获得领先优势,但是在一个很快就能看到市场天花板的赛道上,保持专注也可以说是不思进取。
我的倾向是多条腿走路,前期专注,当一款产品,一个项目做起来的时候,后期再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就很少了,作为公司的创始人,你现在要做的就是找到合适人的,让他进行维护,保持后期的正常销售,或者快速复制成型的商业模式。
这时候创始人做的事,分散,拓展新的项目,发现新的增长点,让公司持续增长。
分散不是跑到一个完全陌生的行业,从零开始,而是在已有的行业经验基础上,进行延伸,
比如,虚拟和实体结合,线上和线下,高价和低价,知识产品和电商产品, 网课和图书。
卡住更多的赛道,让竞争对手不容易攻进来。
互相促进,互相配合,形成一个闭环的商业系统。
比如我们网店,
如果选择一条腿走路,会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有一天运气不好,店封了,出了一个很厉害的竞争对手,马上就没了生意,
这时现金流的稳定性或者多元化,比暂时的利润更重要。
两条腿走路,甚至多条腿走路,会让你淡定,能有一个缓冲期。
所以为了防御意外的风险,需要铺设不同的产品线,有冬天卖的产品,有夏天卖的产品,多开几个店,增设不同的平台,有内销和外贸,这样才会活着更久一些。
2.一个项目能不能做成,从一开始的选择就决定了,这就是选对路。
书的扉页上有这样一行字:一家公司创始人最重要的3件事:看准路x选对人x找到钱
一,选择行业很重要,如果你选择了一个下行的行业,整个人的思维和做事方法就会被这个行业所局限,温水煮青蛙,等到有一天大势逼着你去改变的时候,已经太晚了。
传统的工业品,竞争激烈,利润越来越低,很多工厂都搬到了东南亚,是不值得进入的;
农产品,影响因素多,需要看天吃饭;
服务业的比重却越来越高,美国,日本发达国家就是这样的,进入服务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二,大的行业选择了,接下去就要选择市场了,通常有三个维度考虑:
市场规模:包括用户基数,消费频率,支付单价;
竞争对手:很多人会评估直接对手,但忽略替代性对手;
成本结构:这是被大部分人忽略的调研内容。
三,如果你是个人,应该怎样发挥自己的优势,借助大势,快速成功呢?
书中有这样一句话:用一个行业的经验,借一个行业的势能,再去一个上升的行业,打造一个靠谱的公司。
下面我用这句话来分析一个问题:
(1)用一个行业的经验——你有写作培训的经验。
(2)借一个行业的势能——去知识付费平台,微信小程序 ,知乎live,网易课堂,得到,喜马拉雅等等平台。
(3)去一个上升的行业——做一个写作社群,教初学者写作。
3.预估成本
这是一个创始人必须要考虑的,固定成本有哪些,可变成本有哪些,决定了你能走多远。
最简单的,你想转型做一个自由职业者,首先要为自己留足6-12个月的房租和食物,不要还没有开始赚钱,自己就因为缺钱而放弃了。
下面是一个传统制造业的成本图:
4.普通人马上可以执行的策略
(1)如果一个人想学习管理,做高管,要更高的发展,就去大企业。
(2)作为我们普通人,只是想赚点钱,那就去一个小公司,2-3人的,这样的公司门槛低,稍等用点心,就可以学会,完了你便可以跳出来单干了。
(3)在一开始创业时,切忌不要追求大规模,大公司,开支也大,小规公司,反而没有什么成本,可以闷头赚钱。
控制成本,能省就省,一个员工够,就不要请两个,地下室能用就不要租写字楼,在各个环节省钱,才能够赚到钱。
(4)选择增量市场,而不是存量市场。
选择存量市场,竞争激烈,很多企业已经建立了先发优势,能赚到钱的可能性很小,
选择增量市场,只要你去得早,跑得快,胆子大,能吃苦,肯用脑,就能赚到一些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