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8463609/0fcbc4b3b7ecf24c.jpg)
一 、西宁东关清真寺
休假一上班,同事之间就在问:去哪里玩了?然后是分享美景、交流心得,一时间每个人又多出了几个明年的假期预案,世界那么大,真高兴大家都有可以出去看看的机会。
我们这一次前往青海的旅行,好像最该记下的地方应该是青海湖或者茶卡这些大美的景观,但我提笔最想写的却是西宁东关清真寺的见闻。东关清真寺是青海最大的清真古寺,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在全国伊斯兰教中享有很高的声望和地位,号称"西北伊斯兰最高学府",是培养阿訇的学校。它就在东关市区,周边是回民的聚居地,那里独特的地域文化为我们敞开了一扇了解当地穆斯林生活的大门。
网上有些攻略会说起门票之类,其实这里是免费开放的,只是要注意尊重当地民族习俗,禁止酒后参观、不带非清真食物、避免短裙短裤。寺里讲解也都是免费的,来这里你一定要听听,不然自己真的看不懂什么。环顾整个大寺处处古朴雅致,富有的浓郁的伊斯兰特色,它的整个建筑却是汉、藏、伊斯兰几种风格的融合。寺院大门是伊斯兰风格的拱形建筑,两侧是宣礼塔,供寺内阿訇呼唤教徒做礼拜用,往里两侧厢房现在是培养阿訇的教室,正对的是汉式可容纳3000多人的大殿,有着藏传佛教样式的屋顶,十分独特。大殿坐西朝东,使信徒做礼拜时可正对西方朝拜圣城麦加。
我们的讲解员是一个年轻的小伙,身穿长袍,头戴回族标志性的小白帽,讲话也很有意思,一开始就问大家到这里来会不会有紧张害怕的心理,并解释说并不是所有穆斯林都是恐怖分子,逗得游客哈哈一笑。他对穆斯林文化的讲解不但全面而且生动有趣,他会告诉你穆斯林是怎样做礼拜的,教你念墙上的阿拉伯语,还会为大家背一段《古兰经》,缓慢悠扬,尽管听不懂但还是感觉天籁一般。
我对穆斯林的认知和好奇大都来自于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吐罗耶定带着易卜拉欣也是要去阿拉伯的圣地麦加,穆斯林认为这是无上的光荣。我询问他当地人是否也去麦加朝圣,他告诉我们说麦加朝圣是伊斯兰教最盛大的宗教活动,政府每年都会有组织地安排大家去。关于霍达的这本书,他和我分享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尤其书中对新月葬礼部分的描写,他说那只是北京当地的风俗方式,真正的穆斯林的葬礼并不是那样的。
小说毕竟不是纪实篇,但此行我却明白了在《穆斯林的葬礼》一书中为什么给女主起名新月了。《古兰经》上说:造月为明。穆斯林崇尚月亮,新月是伊斯兰教的象征,凡是高尚美好的人或事物常被比喻为月亮。清真寺大门的球形建筑上面就有一弯新月,阿拉伯历将新月初升做为每月第一天的开始,开斋节便以见到新月为准,次日开斋。据说开斋节当天来这里参加礼拜的人数能达到20万,整条街道交通管制,场面壮观。今年的开斋节在7月6号,已经错过了,不过恰缝周五礼拜,我们那天还没有走,便计划着回来再看一下穆斯林是怎样做礼拜的。
二、信仰的力量
本来打听好了礼拜时间我们提前过去,没想到还是晚了,别说进清真寺,路边有站的地方就不错了。我从来没见过那么多人那么有秩序的集会,不得不感叹、震惊,整个清真寺都被穆斯林给包围了,我无法想像大殿和寺院里面的盛况,也只有远远地看着、感受着,在大街上,拍几张外围的照片。
早到的穆斯林可以在大殿或是院子里找到做礼拜的位置,迟到的在大门口前方,再迟的继续向外延伸,一排排自觉、安静、紧紧相临,密密麻麻到处是人。有《古兰经》的吟诵声音隐约从清真寺传来,因为离得远,听不太真切,每个人神情庄严、专注,礼拜好象开始了。这时仍有匆匆忙忙抱着礼拜毯来迟的人,慌慌张张寻找可以放下毯子的位置,铺好毛毯,赶快脱鞋上去,紧随队伍加入礼拜程序。成千上万的穆斯林在这里面向着西方祈祷,没有人发号施令,大家只是默默跟随,后面跟随前面,孩子跟随大人,时而低头默念,时而弯腰鞠躬,时而叩头跪拜,每一次俯身、每一次起立,无人监督却无比虔诚。
面对这壮观的场面,我的内心忽地平静了许多,深深被这种来自信仰的力量所震撼,这跟我们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信仰到底是什么?是怎样的力量汇聚起几十万人的大聚会?总觉得信仰应该是那些终其一生所坚持的东西、所认定的道理吧,即便是宗教信仰,那些伏地礼拜的人、那些将前往圣地麦加做为一生终极追求的人,他们的内心一定是充满了相信,相信他所认定的真理一定存在、相信每个有新月升起的明天都是美好、相信他们自己的虔诚会得到真主安拉的庇佑……如此想来,若真能达到"清真"二字所诠释的纯真朴素、真实自然,那也是极高的境界了。
青海之行,西宁留给我深刻的印象,是清真古寺的存在使西宁变得与众不同,几百年来,于这繁华闹市中,东关清真寺已成为穆斯林的心灵栖息地,成为西宁的精神图腾,也成为了青海的一道亮丽风景。
![](https://img.haomeiwen.com/i8463609/b7ac7b95655fd62b.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