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说到厕所,其实我们只比印度领先二十年

说到厕所,其实我们只比印度领先二十年

作者: 天马酒仙 | 来源:发表于2017-08-19 14:46 被阅读19次

    只要谈到印度,总是会看到关于厕所的话题,无非是证明印度多么落后。说是很多人家都没有厕所,尤其是农村,60%以上的人习惯于随地大小便。看到这些场景的描绘,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尤其是90后、00后的年轻人,觉得那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事情,感觉印度人竟然这么不文明,与我们中国相差得太远了,并且由此引申认为印度要追赶中国几乎是没有可能性的。

    上述场景的描述,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印度的贫穷落后。然而认真地思考一下,上述场景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或者说中国曾经也是那么一种场景。不要开口闭口说是改革开放之前怎么样,其实在改革开放以后的将近二十年时间里,我们也并没有很大的改观。年纪稍大一点的人应该可以记起,就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在城市的街道上要找到一个公共厕所,真是一件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一个偌大的单位,院子里也就可能只有一个公共厕所,即使居住在六层以下的楼房里,居民晚上还得要下楼去公共厕所才能方便,很多人在内急的时候就难免不在偏僻黑暗的场所随地解决。为了解决全家人晚上的如厕问题,很多人家备了一个专门的马桶,一晚上全家人的大小便都在马桶里解决,次日清晨第一件事就是下楼倾倒清洗马桶。公共厕所也没有抽水马桶,都是蹲厕,臭气熏天。

    在农村,农民的住房也是很紧张。往往就是在卧室里放一个尿桶,藏在床铺后面的尿桶往往就是全家男女老少共同的方便之处,甚至客人来了也是就在主人家卧室的角落里小便。整个卧室里,尿骚味充盈。大便虽说是有专门的场所,但往往是和猪栏共处一室,一般是在正屋之外有一间专门的偏舍,专门用来做猪栏、厕所,以便和卧室、厨房分开,这种布局是几千年来的传统,说明了中国人的卫生习惯。那间屋或者是在正屋旁边的偏舍,或者是在正屋后面专门搭建的,因此很多地方的农民干脆就称之为“后背屋里”。又因为当柴火燃烧过的草木灰平时也是倒在猪栏旁边,因此也有的农民把厕所叫做“灰余里”。可见那间正屋之外的专门场所几乎就是一个专门藏污纳垢的所在。蹲在那样的厕所里拉屎,不但要忍受着屎尿的臭气熏天,同时还必须闻着猪粪尿的臭味,经常还要看着屎蛆在粪池板上爬来爬去。更难以忍受的是,白天还相对好受些,尤其到了晚上,冬天呼啸的北风吹着屁股直哆嗦,夏天的蚊子咬得屁股十分难受。那个年代,每上一次厕所都要经受一次严峻考验。所以到了人家家里做客,很多时候都不问主人的厕所位置,而宁愿找一个僻静的地方随意方便一下。

    为了解决厕所问题,我们中国人也是经历了一个过程的。记得十几年前的一次,市委常委召开座谈会,我有幸受邀参加了,在会上我提出了一个大问题和一个小问题。大问题是关于新农村建设的问题,小问题是关于厕所的问题。我说我们的城市里公共厕所太少,上街的人上厕所太不方便。而且公共厕所都是收费的,很多进城的农民,身上没有带零钱,想上厕所也进不去。更荒唐的是,公共厕所的收费员也是严格按照8小时工作制的,下班时间一到,厕所门上就挂上一把锁,即使身上有钱也无法上厕所。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能够指责人们随地大小便吗?我们经常把人权挂在嘴上,要知道生存权是最基本的人权。吃喝拉撒睡是维持人类生存的最基本需要,是最基本的人权。因此,我建议一方面要大量增加公共厕所,同时所有公共厕所应该免费。我们应该以必要的公共投入,为市民提供基本的公共产品,以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同时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所幸,我的建议被市委市政府采纳了,大概3个月之后,我所在的不足30万居民的县级城市,一下子增加了54个公共厕所,且全部免费。

    现在在中国大陆的大小城市里,上厕所都不再是一件难事。即使在农村,随着近年的改水改厕,农村居民的厕所也一改过去臭气熏天、蚊蝇乱飞的局面,代之以干净、卫生的面貌。很多乡村甚至也建起了气派的公共厕所。

    厕所的问题解决了,人们自然就不再随地大小便了,整个社会的卫生状况得到了彻底改观,文明程度相应地提高了。

    我估计,随着印度社会经济面貌的改变,印度的厕所问题也一定会得到改观,印度社会的文明程度也一样会提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说到厕所,其实我们只比印度领先二十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tutd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