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午睡前,我把手机放在了别的房间,对这破天荒举动,老公很诧异,问,咋不玩手机了,“以后睡觉就是睡觉”我给了老公个后背,睡去。
约莫半小时后,我睁开眼,老公还在玩手机,一看就没睡。显然,睡前刷手机是老公的“专属”,其实,也是今天之前我的“专属”,相信也是大多数人的“专属”吧。
之前,我会在午睡前刷10-30分钟手机,看到感兴趣的东西,甚至更长,自然,本就局促的午睡时间,被手机吞噬了,直接后果就是整个下午蔫头蔫脑,提不起精神儿,每每这时,告诫自己,晚上睡觉就是睡觉,不要再看手机了。
可是,到了晚上睡觉前,下午混沌的脑袋突然又机灵起来,脑海里闪现的不是要睡觉了,而是“终于可以躺下放肆看手机”的窃喜念头,相信很多人也有同感吧!
夜深了,与微友互发晚安表情后,还躲在手机屏幕后,强撑眼皮儿,东刷刷,西刷刷,刷到实在没啥可刷,才恋恋不舍的睡去,所以我们千万不要被彼此“晚安”表情迷惑,也许“晚安”正是手机“夜生活”的开始呢!这可是我切身领悟的“真相”。
那日,看一行禅师的《活在此时此刻》,感觉在读过的所有书中,从来没有那本书能有如此的治愈力,是那种直抵心灵深处的感动与觉悟,而念念当下是贯穿全书的主题,是说无论干什么,都要用正念的力量专注当下,吃橘子就是吃橘子,洗碗就是洗碗,睡觉就是睡觉,活在此时此刻,才能享受安宁,幸福。
精神层面的觉知往往就在一瞬间,当即决定,以后睡觉就是睡觉,不再因为手机延迟睡眠,努力践行活在此时此刻的理念。
不仅是活在此时此刻,西野精治在《斯坦福高效睡眠法》一书中说,睡眠不足其实是“睡眠负债”,就像欠债一样,睡眠不足一旦堆积,人们就会无力偿还、债台高筑,最终大脑和身体都会不受控制,导致睡眠的自行“破产”。
由此导致的严重后果有,不睡觉的话,会导致胰岛素分泌紊乱,血糖值升高,诱发糖尿病。会导致控制饮食过量的瘦素停止分泌,引起肥胖,特别是女性。会导致增加食欲的胃饥饿素分泌,引发肥胖。会导致交感神经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引起高血压。会导致精神方面的疾病的发病率上升。同时,还会导致酒精依赖、药物依赖等情况的产生。
仅仅偿还40分钟的睡眠负债,就需要在3周的时间里每天都睡14个小时,显然是不现实的。
而夜晚手机屏幕发出的蓝光,会刺激大脑交感神经兴奋,导致睡眠障碍。
所以无论是念念当下的修行,还是从科学角度阐释,都让我坚定了睡觉就是睡觉。因为我不想让手机吞噬宝贵的睡眠时间,我想让余生行的远点再远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