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这个系列的文章中主要对各种指数基金进行详细的介绍,其中涵盖了不同的指数和相应指数基金以及衍生品种的概念和优缺点等,在这里我们不会向读者推荐任何一支具体的指数基金,毕竟股市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在文章的开始需要对指数基金进行一个大致的分类,如果一个指数基金在投资时没有限定某个行业,就是宽基指数基金,例如华夏沪深300ETF;反之,如果限定了某个行业,就是行业指数基金,例如招商上证消费80ETF。在接下来的两个小节中,会详细介绍这两大类指数基金。
如果从购买渠道的角度来划分指数基金,还可以分为场内指数基金和场外指数基金,这里的场指的是证券交易所。
如果要买卖场内指数基金,首先必须在证券公司开立账户,然后通过自己的证券账户来买卖指数基金,这个操作和买卖股票基本是完全一样的。此外,还可以在证券交易所中把持有的基金份额卖给其他的投资者,这就叫做场内基金的买卖。
上述二者都是针对场内指数基金的交易方式,如果基金没有在证券交易所上市,或者投资者不想在证券交易所交易,则可以选择场外基金,
例如我们可以跟基金公司(或第三方平台,如蚂蚁财富、雪球等)申购,把钱给基金公司,基金公司给你相应的基金份额,如果我们不想要这个基金,我们可以把基金份额还给基金公司,基金公司按照现在的基金净值还给我们对应的现金,这两个操作叫做场内基金的申购和赎回,但是场外基金只有申购和赎回一种方式。ETF (Exchange traded funds)交易型指数基金,是一种开放式的场内指数基金,但是只能通过实物申购赎回和买卖的方式,也就是说投资者只能通过持有相同配置的股票进行物物交换。由于ETF的投资金额比较大,一般为50万或100万的资金起步,即使在二级市场上也需要100股起,所以对于普通投资者开发了ETF联接基金,是直接投资ETF的基金,能够复制90%以上的ETF基金走势。
1 宽基指数
1.1 上证50指数
从上交所挑选沪市规模最大、流动性最好、最具有代表性的50支股票组成样本股,以反映沪市最具影响力的一批优质大盘企业的整体情况。
上证50指数简称为上证50,代码为000016。上证50指数从2003年12月31日的1000点开始起步。
(指数有发布日期和基准日期,发布日期是指这个指数正式推向市场的时间,基准日期是指开始运作的时间,一般会比发布日期向前推迟一段时间。例如上证50的发布日期是2004年1月2日,基准日期是2003年12月31日)
上证50前十大成分股.png
1.2 沪深300指数
从上交所和深交所挑选规模最大、流动性最好的300支股票,它的成分股比上证50多,所包括的公司从市值规模来说占到国内股市全部规模的60%以上,是国内股市最具有代表性的指数。
沪深300指数简称沪深300,代码为000300(上交所)和399300(深交所)。沪深300指数是从2004年12月31日的1000点开始。
沪深300.png 沪深300前十大成分股.png增强型指数基金
指数基金的目的是为了复制指数,不过有些时候股市会出现一些比较明显的超额收益机会,于是有些指数基金在追踪指数的基础上,去做一些操作来赚取超额收益,例如打新和量化模型,这就是增强型指数基金。
1.3 中证500指数
将沪深300指数的300家公司排除,然后将最近一年日均总市值排名前300的公司也排除,在剩下的公司中,选择日均总市值排名前500的企业。
中证500指数简称中证500,代码为000905(上交所)和399905(深交所)。中证500指数从2004年12月31日1000点开始。
中证500指数本身是以中型上市公司为主,从定位上,它与上证50和沪深300的重合度很低。上证50包含的50家大公司,其实也被沪深300指数囊括,所以这两个指数很多时候都表现的比较相似。但是中证500与沪深300无重合的股票,所以他的定位和表现与另外两者完全不同。
中证500.png 中证500前十大成分股.png1.4 创业板指
中国大陆的证券交易所只有上交所和深交所,在这两个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公司,通常被称作主板上市。主板上市交易的门槛通常很高,公司要达到一定规模并且有足够的盈利,如果达不到主板上述的资格,可以在创业板上市,创业板市场是放在深交所下面。主板通常被称作为一板,创业板通常被称作为二板。
公司想要在主板上市的资格:
- 最近3个会计年度净利润为正
- 最近3个会计年度净利润累积超过人民币3000万元
- 最近3个会计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累计超过人民币5000万元,或最近3个会计年度营业收入累计超过人民币3亿元。
创业板的历史比较短,是2009年10月30日正式上市,目的是为中小型企业/创业型企业/高科技产业公司提供一个上市融资的渠道。创业板相关的指数有两个,一是创业板综指,另一个是创业板指数。
创业板综指是为了衡量创业板所有的上市公司而设立,代码是399102,包含500多家企业。创业板指数是为了衡量创业板最主要的100家公司的平均表现而设立的,代码为399006。此外,还有创业板50指数,从创业板指数中再挑选流动性最好的50家,代码为399673。
对于大多数基金而言,创业板上市的公司本身规模小,特别是排在后面的公司,因为规模小、成交量低,指数基金投资这类企业很可能买不到需要的股份数量,在流动性上可能会出现问题,所以目前国内的创业板指类基金,大多数以投资创业板指数和创业板50指数为主。
创业板指数.png
1.5 红利指数
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和创业板指数都是按照股票的市值加权计算,即股票的规模越大,权重越高。除了按照市值加权计算以外,还可以按照策略加权。例如红利指数是按照股息率来决定权重,哪个股票的股息率大,哪个股票的权重就越大。
公司业绩比较好的时候,会每年从净利润中拿出一部分,以现金分红的方式回报股东,这也就是股票发放股息。
有人质疑股票分红会在当天股价下跌,所以股票分红没有意义。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分红是公司盈利的一部分,是在一年的时间里慢慢累积起来的,分红的当天股价下跌只是将这一部分盈利分到股东手里的具体表现。
分红还有其他优势。股票分红将真金白银给了股东,但是股东持有的份额并没有减少,例如小明花100块钱买了A公司的一只股票,年底的时候A公司将20元的分红给了小明,这时小明相当于只用了80元持有了A公司的一只股票,举个极端的情况,假如在随后的4年中,每年A公司都给小明20元的分红,则小明用了0元,持有了A公司的一只股票。
1.5.1 上证红利指数
挑选上交所过去两年平均现金股息率最高的50支股票,代码为000015。上证红利指数和上证50的表现比较类似,因为上交所高股息率的股票,大多是大盘股,所以上证红利指数也是以大盘股为主。
上证红利指数是从2004年12月31日1000开始。
上证红利指数.png上证红利指数前十大成分股.png
1.5.2 中证红利指数
从上交所和深交所挑选过去两年平均现金股息率最高的100支股票,代码为000922(上交所)和399922(深交所)。因为中证红利指数的从两个市场挑选股票,所以可供挑选的高分红股票会更多一些。从历史表现来说,中证红利的历史收益比上证红利指数更好一些。
中证红利从2004年12月31日的1000点开始起步。
中证红利指数.png 中证红利前十大成分股.png1.5.3 深证红利指数
从深交所挑选过去两年平均现金股息率最高的40支股票,代码为399324。
深证红利指数从2002年12月31日推出,起始点为1000。
深证红利指数.png1.5.4 红利机会指数
由标准普尔(Standard & Poor's,简称标普)公司针对A股开发的红利指数,在传统红利指数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筛选条件。传统红利指数的条件为高股息率,而红利机会指数的条件为过去3年盈利增长必须为正;过去12个月的净利润必须为正;每只股票权重不超过3%,单个行业不超过33%。在此基础上按照排名选出股息率最高的100只股票,构成红利机会指数。
红利机会指数基金相比较于传统红利机会指数有两方面优势。一是剔除了很多虽然目前盈利,但是走下坡路的高分红股票。二是限制行业的占比,可以避免某些特殊情况下某些行业占比过高的情况。
红利机会指数由于是美国标准普尔公司开发,代码也与国内的指数不同,是由英文字符组成,为CSPSADRP。
红利机会指数及前十大成分股.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