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志读书让生活美好
包拯:开封有两个包青天

包拯:开封有两个包青天

作者: 文化咖 | 来源:发表于2018-12-07 11:35 被阅读2次

历史上有两个包拯:一个是史书上记载的真实的包拯,北宋著名的清官;另一个则是一千多年来,在流传中被逐渐夸大、逐渐神化,最后成为一位半人半神、甚至可以到阴间去断案的非凡人物、正义之神。在《大宋王朝的生动面孔》一书中,陈华胜老师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包青天”。

去开封旅游的时候,听一个导游介绍,说是宋朝官员的官帽为什么帽翅特别长?导游说,是仁宗皇帝为了包拯而特别设计的,因为包拯个子比较矮,上朝的时候容易淹没在一大堆官员之中,宋仁宗就看不到他了。为此,仁宗皇帝 ​下令将官帽的帽翅加长,这样,官员之间的间距就大了,也就便于皇帝一目了然地看到他喜欢看的包爱卿了。​

故事挺有趣的。但史书里其实没有包拯个子矮的记载,当然也没有他脸黑的记载。至于那长长帽翅的官帽,有个专门称呼叫“直角幞头”,那是官员平时所戴的,宋朝初年就这么定下来了,至于上朝的时候倒是要穿礼服戴一种叫 ​“进贤冠”之类的冠帽的。所以,这个传说于史实是不靠谱的。

事实上,包拯这个人以及他的种种故事,很多也是传说。因为他的名声太大了,历史上就出现了两个包拯:一个是史书上记载的真实的包拯,北宋著名的清官;另一个则是一千多年来,在流传中被逐渐夸大、逐渐神化,最后成为 ​一位半人半神、甚至可以到阴间去断案的非凡人物、正义之神,我们姑且使用 ​民间对他的尊称—包公。​

今天,我们要讲的当然是历史上真实的包拯。 ​包拯是安徽合肥人,和后世的李鸿章是老乡,他的生存年代是公元 999 年 ​到 1062 年,活了 64 岁。28 岁那年,包拯考上了进士,取得了国家干部的资格。 ​这个年龄中进士,要是在唐朝,那可了不起了,因为唐朝的进士录取名额很少, ​唐朝科场有句流行的话叫“五十少进士”,意思是五十岁前中进士的都算年轻了……

而到了宋朝,进士跟今天的大学扩招一样,每科都有几百人甚至上千人,所以, ​这个年龄不算很早,也不算很迟。 ​对于急于做官的人,中了进士一定希望早日分配,立刻走马上任。但包拯却因为父母年纪大了,身体不好,决定在家照顾父母。儒家思想里有“父母在, ​不远游”这样的说法,包拯是严格遵守这样的古训的。直到父母去世,守丧三年,他这才外出做官。

这一耽搁,将近10年。这也说明了他是个很重亲情的人, ​中国讲“忠臣孝子”,忠臣和孝子就是硬币的正反两面,居家孝顺,做官也一 ​定忠诚。宋仁宗在物色清官的时候,一定也注意到了他的这段经历。 ​说起来,包拯的家教、家风确实是值得一提的: ​包拯的大儿子年纪轻轻就死了,大儿媳崔氏19岁嫁到包家,21岁就守了寡。 ​包拯很可怜她,劝她改嫁。宋朝其实不像我们印象中那么封建保守,妇女改嫁是很正常的事,皇家的公主也多有改嫁的。但崔氏表示要抚养年幼的儿子, ​不愿改嫁。可是,非常不幸的是,过了 4 年,这个年幼的儿子也死了。包拯夫妇再次劝崔氏改嫁,但是崔氏却说:丈夫儿子虽然死了,但丈夫的弟弟却还年幼, ​她要尽心竭力把小叔子抚养成人。后世的包公戏里说包公是由嫂子扶养成人的, ​其实是偷梁换柱地移用了这段故事。考《宋史·包拯传》的记载,包拯其实是独子,没有兄长,又何来长嫂? ​包拯只有两个儿子,他的小儿子就这样由嫂子带大了。

《庐州府志》里记下了节妇崔氏的感人事迹,旌表的文章还是苏轼亲自动笔写的。在这么一个充满亲情的家庭里,也就世世代代地产生着孝子忠臣。包家后来子孙兴旺,至今 ​已经传了 30 多代,“世界船王”包玉刚就是包拯的第 29 代孙。 ​包拯做官的清廉是有目共睹的,他在端州,也就是今天的广东肇庆当知府。 ​端州出产端砚,在文房四宝中,端砚跟安徽宣城的宣纸、浙江湖州的湖笔、安徽徽州的徽墨齐名,都是文人雅士的最爱。按说,作为文人出身的官员,搞几方砚台也不算什么,但是包拯在离任的时候,居然连一方端砚都不带走。他在述职报告中声明自己“不持端州一砚归”,一时传为佳话。 ​宋仁宗也听说了包拯公正廉明的名声,就把他调到京城来担任监察御史, ​也就是纪检干部。在此期间,他甚至还担任过外交官,出使过辽国。

然后到了公元1056年,他开始出任权知开封府。知是知州、知府的意思,那为什么叫“权知开封府”呢?是权且代理吗?—是,也不是!因为宋朝开国的时候,宋太 ​宗赵光义曾经担任过开封府尹,所以,后来的开封知府都得在前面加一个“权” ​字,表示权且代理,表示不敢跟太宗皇帝比肩。说是权且代理,其实也就是实际的职务了。 ​于是,“开封有个包龙图”的故事,就此上演了。

当年的开封府,作为天下第一府的首都,官僚习气很重,老百姓告状先得托人写好状纸,由衙门的小官吏代为投递,辗转费时不说,那些小官吏还时不时从中敲诈勒索。包拯上任后,首先打破了这条规矩,他规定老百姓来告状, ​可以到府衙门前击鼓,鼓声一响,府衙就得大开正门,让老百姓直接上堂告状。 ​这么一来,极大地方便了当时的“上访百姓”,衙门官吏也失去了敲诈勒索的机会。​

开封府是皇亲国戚、豪门权贵集中的地方,开封府尹不过是个从三品的官儿,而京城里面一二三品的大员至少有几百。大官们本人不去说它,那些官二代衙内、那些走狗豪奴仗势欺人、横行霸道就让人头痛不已。也许是宋仁宗实在看不下去了,有意整顿一番,这才动用了包拯这张王牌。​

在戏曲舞台上,包拯的脸是黑的,象征着铁面无私;而在历史的真实中, ​他尽管不是黑脸,但也确实铁面无私。对那些违法乱纪的人,该抓就抓,该判就判,至于说情,一概不理,还要追究责任。 ​这年的夏天,开封城里的一条惠民河堵塞了,河水泛滥,街道进了水, ​连行人都没法走路。包拯亲自来到一线治水,却发现,河道堵塞的原因竟是因为沿河两岸的违章建筑,而这些违章建筑当然不是小老百姓的矮房,而是权贵们侵占河道修建的花园楼台。包拯发火了,连夜吩咐逐一清查,对于违法的建筑,一律强制拆除。那些大官们知道跟包拯没法说,便闹到了皇帝那儿, ​宋仁宗倒也会推托:“包拯是个什么人你们还不知道吗?他连我都敢顶撞, ​唾沫星子都敢喷到我脸上,他只要有理有据就会一干到底,我说的话他也不会听,我也没有办法。”在皇帝那儿碰了钉子,这些权贵们也只好灰溜溜地认栽,从此,惠民河再也没有堵塞过。

小说戏曲里总是把包拯称为“包龙图”,那是因为包拯后来担任过龙图阁直学士。今天的人大既是立法也是监督的机构,龙图阁直学士的工作也跟监督有关吧。包拯监督官员可是不论背景、来历,一视同仁的。 ​三司使张方平也算是庆历时期的名臣,颇有能力。苏轼对他评价很高,说 ​他为人“尚节义”,后来苏轼因乌台诗案下狱时,张方平也仗义执言,上疏拯救。 ​但就是这么一位能干的高官,有一回,他却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假公济私。 ​开封城里有一个姓刘的商人,开了一间酒坊,因为经营不善,欠下官府的钱。 ​他一时拿不出,张方平就下令让他变卖家产抵偿欠债,同时,又乘人之危,用极低的价格买下了他的家产。包拯获悉后,大为震怒,认为张方平作为朝廷命官, ​却利用职权,巧取豪夺,罪不容恕,于是上书皇帝,参了张方平一本,张部长因此被罢了官。​

继任的三司使宋祁是位诗人,时人称为“小宋”。他本该是中状元的,但因为跟哥哥宋庠同科,宋仁宗出于伦理秩序的考虑就选了他哥哥。这位三司使 ​也是个能干角色,《东轩笔录》评价他“博学能文,天资蕴藉”,他跟欧阳修 ​合作修订了《新唐书》,宋朝财政上著名的“三冗三费”问题也是他提出来的。 ​但这个人有个毛病,就是生活腐化,每回饮酒狎妓,通宵达旦。他哥哥宋庠也有些看不过去,曾经对他说:你是否还记得某年的上元节咱哥俩在学校里啃着 ​剩饭头的经过?小宋却不以为然,回答说:当年的艰辛正是为了今天的富贵。 ​小宋的招摇也是出了名的,他在中新科进士时就因为看上了宋仁宗宫中的一位宫女,犯相思病写下了的千古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后来,宋仁宗成人之美,把这位宫女赐给了这位新科进士,他也因此被当时的人称为“红杏尚书”。​

这人如其名,在四川当官时,就生活奢靡。每顿饭,必须不少于三十六道菜。 ​他养着三十二名美艳的侍女,分别为他摇扇、捶背、敲脚。宋祁还十分好色, ​稍有姿色的良家少女一旦被他看上,必定千方百计地搞到手,让人家红杏出墙。 ​你想,他连皇帝的宫女都敢看上,还有什么不敢的。包拯对这个花心大萝卜非常不满,多次向皇帝上书进行抨击,终于罢了宋祁的官。 ​后来,皇帝就让包拯当了三司使。这一下,又有人说闲话了,说你包拯参倒了两任三司使,原来是自己想当这个官呀!说这闲话的,甚至还包括欧阳修。宋朝的言官确实很厉害,什么问题都可以发表意见,包拯作为言官老是弹劾别人,别人当然也可以怀疑、指责他了。​

包拯觉得这官没法当了,于是就辞去了这个职务,改去当了枢密副使。当了没多久,他就病死了。 ​包拯死后,有关他的故事越传越神,甚至说他死后当了阎罗王,当时就有 ​一句民谣,说是“关节不到,有阎罗老包。”意思是对任何官员都可以打通关节, ​只有阎罗王和包拯是打不通的。很多包拯的故事,情节都是虚构的,老百姓也 ​喜欢在这些虚构的情节里考验他们心目中的包青天:比如看他敢不敢触动皇亲国戚,敢不敢铡了皇帝的女婿、驸马陈世美,敢不敢对自己家里的亲人动手, ​敢不敢斩了自己的亲侄子包勉……所有的这些当然都不是历史。但是,老百姓却将真实的包拯和虚构的包公合而为一,塑造出了他们一定目中的公平与正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包拯:开封有两个包青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uft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