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课后思考】
在现实层面,“言人人殊”是想象还是事实?“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这种说法有无纰漏?如果只有差异而无共性会怎样?你如何认识“美的共通性”和“美是难的”的关系?
评价文学艺术作品的时候,我们常常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好像这是一个没有标准的问题,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看法,你可以随便说,把哈姆莱特说成是女的也没人管你。但评价是否真的这么主观随意?当然会有人有不同意见,他们反驳:虽然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但这一千个哈姆莱特毕竟是哈姆莱特,不是麦克阿瑟!
由此,我就展开了对“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说法的思考……
哈姆莱特真的有一千个吗?
这一千个哈姆莱特中有没有正确错误真实虚假之分吗?
另外一千个哈姆莱特中有更符合作者莎士比亚原意的吗?
……
问题似乎还可以继续问下去。
但不管怎么问始终都绕不开文学意义阐释的共性与个性的话题。
实际上,在我看来文学意义阐释的过程也是审美的过程。我们纠结哈姆莱特与读者的关系问题,其实是在思考审美的共性与个性的问题。
美似乎天生就具有个人性。这也就是说美是主观的,在实际评判中,总会受到不同人的身份、性别、年龄等的差异影响而表现出不同的审美评价。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伊瑟尔曾提出“文本的召唤结构”“隐含读者”“空白”等一系列文学理论观念强调读者在文学接受中的作用。他认为读者是文本的读者,文本是读者的文本,读者是文学接受的中心。因此,“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这些哈姆莱特因不同读者对美的阐释而各不相同。
在这样的观点下,似乎每位读者眼中的哈姆莱特都各有千秋,谁也无法确定被阐释出来的“哈姆莱特”是否真的是“哈姆莱特”?这就使得“美”似乎显得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文学文本的意义虽然是一种研究主体的个体阐释行为,但是这种意义的阐释是不可能离开社会的,因为个体毕竟是在社会中存在的,是深受社会结构影响的。因此虽然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但这一千个哈姆莱特毕竟是作者、读者、文本在特定语境中共同生产出来的。所以,“一千个哈姆莱特必定还是哈姆莱特”,性情忧郁行动延宕的复仇王子形象还是大多数读者的共识。这也便是“美的共通性。”
由此看来,“美的共通性”和“美是难的”就是关于美的共性与个性的问题。
【参考资料】
1.肖明华,《作为学科的文学理论:当代文艺学学科反思问题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马工程《美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