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
尼采自诩为太阳。鲁迅先生觉得他是超人。
我觉得这样的自我认知是非常棒的,是我喜欢的生活态度。
心理学告诉我,每个人都是从自己是宇宙的中心这个点来看待事物的。
我认为这是一种比较狭隘的心理状态。
我是链接我过去和将来的载体。
我认为的这个我,跟物理世界存在的我,是有很大差别的。
我认为的我,掺杂了众多的社会属性。
今天周末,在思绪的整理上,想起了“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这几个句子。
这几个句子如此简单,但在我看来它是可以对抗生活中大部分的负面情绪。
我对自己情绪的总结,是我对自己生活原则设立的一个部分。
在阅读ray dalio的原则的时候,也挺李笑来老师推荐这本书的时候,在自己读起来乏味放下,再后来在自己生活实践中对书中描述的原则有体会的时候,我就深深感受到一定要给自己的生活建立属于自己的原则。
有了原则的加持,时间才能是高效的使用。
今天在跟一朋友电话闲聊时候,说起了生日的话题。
譬如,在很早以前自己就认为生日的铺张是没有必要的。
在很多年里把生日忘记,似乎是那时候对自己默认设置的原则。
朋友的提醒,说要过一个生日。
这时候我反思,偶尔的时候,自己也觉得可以去吃一顿饭什么的。
只是,回想起师父他们那么豁达的对待生活中过往。
我再次告诉自己是没有必要的。
基于这个点,引申到关于年龄等冷笑话的话题也都是要避免跟他人去开的。
毕竟,这些都是别人很在乎的一些事情。
当面不好表达,可是他们在独处的时候会时什么样的思考呢。
这点很难想象。
毕竟,子非鱼。反过来也是成立的。
电话结束后,我的思考是对原则的坚持一定是要始终如一的。
不管什么时候得坚持做自己才是生活长远好的指导方针。
那对于过往那些没有很好坚持自己原则的时候,就是今天想到那几句生活指导方针或者说原则。
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
想想,还有点是:当下不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