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6574065/25be0f25216ef328.jpg)
“妈妈,我要去参加比赛,去拿很大的奖杯”。
这是上周日女儿跳舞中场休息时,跑到我怀里说的第一句话。
什么是比赛,奖杯意味着什么,女儿似乎并不明白。
只是因为老师说要带她们去一个很漂亮的舞台,去参加比赛。
舞蹈课结束后,女儿再次重复了开头的那句话。
我问女儿,”真的想去参加比赛吗?“。女儿点着头说,”想去“。
我再问,“在舞台上跳舞你会紧张吗?”。女儿摇着头说,“不会的,我要去参加比赛,拿大奖杯“。
我告诉她,“如果你真想去参加比赛,妈妈会支持你的。我们去参加比赛不要想着一定要去拿奖,拿不拿奖没关系,重要的是过程和体验,去参加比赛对我们来说已经是成长了。当然,这个过程我们要认真对待,如果能拿到奖更好,如果拿不到也没关系,看看我们差在哪里,去弥补弥补就好了。“
女儿听到后说,“好的,妈妈我知道了”。
这段对话,几乎和今年秋游前的那个晚上一样。
秋游的前一晚,我下班之后带着女儿去超市买第二天出游的零食。她挑了自己喜欢吃的零食,又花了很长时间挑了一个奥特曼蛋玩具。
满心欢喜地想要从奥特曼蛋中拆出一个奥特曼,结果拆出的是怪兽。女儿说,“好失望啊”。
我安慰说,“这藏在里面的东西,我们是看不到的。这意味着我们买到的可能是奥特曼,也可能是怪兽。有人买到奥特曼,就会有人买到怪兽。小朋友们肯定都想要奥特曼啊,但不可能每次都是奥特曼的,一定会有怪兽的。我们下次不要想着一定就是奥特曼,想着如果是奥特曼的话我们就很开心,如果是怪兽的话也不失望。”
女儿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回到家后迫不及待地拼接怪兽,结果发现是有两个头,一个是龙头,一个是奥特曼头,是可以变身的,她又惊喜又兴奋。然后一边拼玩具一边和我说,“妈妈我好满足啊”。
对于这次比赛,我原本没有放在心上,以为女儿只是一时兴起。
过了两天,我再次问女儿是真的想参加比赛吗,她点头说想,我说那我给你报名了啊,她说好。
又过了两天,到了买表演服饰的时候了,我再次问她真的想参加比赛吗,她依然点头说想,我说那我给你买表演的服饰了啊,她说好。
到此,我没有任何疑虑了,全力支持女儿,带着她去体验不同的舞台,去开启一次全新的旅程。
正如两个月前在幼儿园的舞台一样,《女儿的艾莎梦,圆满达成了》。我和女儿都是第一次上台,这次全新的体验和经历,对我俩来说都有重要的意义。
对我来说是挑战和超越。对女儿来说是全程经历了一次自己喜欢坚持做的事情(女儿坚持表演艾莎),明白想要好的效果需要付出努力(主动找我练习),体验到了紧张的感觉(事后明白紧张感是正常的,无需太在意)......
对于这次的比赛,拿不拿奖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次全新的体验。
在《兴趣爱好?成为打工人后才体会到它的威力》文章中,我说想要帮女儿找到一件她真正喜欢且能够坚持做下去的事,跳舞是我们第一个尝试的项目。我也说,对于跳舞的结果不给于什么期望,因为这取决于过程中老师教授的好坏、女儿的表现、我的态度,以及一些机缘巧合的事情。
在女儿第二次上舞蹈课时,我发现《发自内心的喜爱,是藏不住的!》,看到她对跳舞充满了期待,看到她在舞蹈室像一只撒欢的小鸭子一样,快乐的不得了。我知道,做对了。
在期间,女儿也打过退堂鼓。她说不想去跳舞时,我告诉她,“妈妈坚持让你去跳舞,是想要陪你一起发现一个你喜欢的事情。对于跳舞是不是真的喜欢,只有我们坚持下来了才会知道。当我们坚持之后发现不喜欢,那我们就不跳了,去尝试其它的,比如画画啊、唱歌啊等等。”
女儿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我不知道女儿是否真的听懂了,只知道从那次之后她再也没有说过不想去跳舞了。
对于老师的要求(基本功),女儿会说老师的要求太高了,但也会坚持做下去。就像有一次她说不想去上学了,我问什么,她说因为老师要求太高了,我问她为什么老师要求高,她说因为老师要教育我们,我们要进步,要学本领。
女儿有这样感受和认知,说明她思考了这个问题;女儿虽然嘴上说老师要求高,不想去上学,但依然会去上学。女儿是勇敢的,明明有畏惧,但依然前行。被她鼓励到了。
所以,初心不改。无论是学跳舞,还是参加比赛,都是为了带着她去体验,去发现内心真正喜爱的东西。如果她能够因此喜欢上跳舞,那她就有一件让她坚持做下去的事情,并且能够锻炼她的意志力,我会感到欣慰。如果没有喜欢上跳舞,那我就带她继续尝试,直到找到她真正喜欢并愿意坚持做下去的事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