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1117527/e9be5be257a8c9a9.png)
好不容易在实验室里找到了11盒“风的形成”实验材料,我岂能放过让学生去体验的机会?所以,今天我拿着这些材料到一乡镇小学送教,主要想领着乡村的学生到实验室去探究。
我知道学生们对于实验探究非常感兴趣,也理解他们难得来一次实验室的辛苦,更明白他们高涨热情背后的不容易,可还没有讲就开始了动手操作,这也显得太心急了吧。聆听着他们的叽叽喳喳,品味着他们的议论纷纷,我真的有点脑袋大了,只感觉耳膜要被鼓破。他们来实验室的确少,科学习惯真的没有养成,就连火柴都拿起来装入裤兜里,好令我心寒。平日里还能听我话的他们,为什么在实验面前几乎无法控制呢?沙哑的嗓音无法再发出声响,可惜他们根本无视,所以我索性让他们去自主探究风是怎么形成的。在没有指导的情况下,他们中有的把点燃的蜡烛直接放进了材料盒里,没有失火就万幸了;有的竟然随手撕开了纸质材料盒当成“观察孔”,有些显得迫不及待还是霸道十足?有的把点燃的香放进材料盒里竟然忘记了,他们还好奇的说“老师,您看我们组的烟还在继续呢”岂不知万一烧到手该是什么滋味;还有的学生直接把材料盒放在点燃的蜡烛上方让它们自由冒烟,真的“好自由”哟;更有学生随意擦燃火柴玩儿,且变着花样玩儿,殊不知这里是学校的实验室,绝对不是自己的家呀;最让我感觉头痛的是12盒火柴竟然只剩下了3盒,怎么如此浪费?虽然不值钱,可丢失或浪费是一种科学态度,这样的科学素养以后如何去做实验?即使是使用完了,那也得把盒放好归整在实验桌的右上方的实验废物回收盘里呀,怎么能随意扔掉?更让我想不到的是,有些学生竟然悄悄把燃后的火柴梗塞到了水池下边导致无法清理,主要是众多的火柴梗堵塞了下水道呢。我真的好质疑这些学生的科学素养在哪里?他们以前不频繁到过实验室、没有做过实验、不懂得科学规范操作是事实,但总不至于这么的无序吧。
热情可嘉,但无序不可,我引领他们的路还很长,很长。不过“实验出真知”,果真不错,“老师,风就是这么形成的,真好玩儿!”这样的话语听到真的好舒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