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民族魂的精粹!愿你读懂
在那个风雨如晦的时代,内忧外患,内战外敌,让此刻的中国已经看不到往昔与美好,也看不到真实与现状。然而总有一些美好的人可以让我们见识的美好和特别的观点是让我们见证的很多。很多时候我们已经不仅是信念的坚持,而是伟大的人究竟是从哪里开始。而那个风雨如晦的时代,总有光的存在。比如以文字为武器的鲁迅先生。比如那至今依然震撼人心的“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关于鲁迅的文章和书籍已经有很多的,毕竟,这个伟大的人,不是篇章只语,简单词章可以完成的。而在这些著作之外杀出重围的《鲁迅传 : 于无声处听惊雷》则选择了精粹。
![](https://img.haomeiwen.com/i24465615/a9b1f55162c258b4.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24465615/56e0bd03114850ae.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24465615/9979c69b06b0e5da.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24465615/e7d0813f5ab5e318.png)
全书以三部分来展现鲁迅先生的伟大一生,先以鲁迅传开篇,从鲁迅年少开始,收集了我们熟悉的各种生平大事件,相应的也罗列了对应的家庭、生活、创作以及时代下的鲁迅先生如何一路走来,又是如何在那个风雨如晦的时代步步艰辛跋涉,不断创作,从未放弃自己斗争的一生。
第二部分则鲁迅年谱,主要是以时间线来串联,在他的一生中,除了我们所熟悉的生活之外,其实在他的爱情生活里还有很多让人津津乐道的故事,在这个世界里,我们不应该将一个伟大的人物脸谱化,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影响了他生活的种种事件,将这个美好而伟岸的人生树立起来,让我们了解这个世界上的他,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第三部分则是我们熟悉但是又陌生的鲁迅先生,毕竟对于“鲁迅”这个名字,想来每一个人都不会陌生,而“语文书中的鲁迅”针对的就是这一点,在我们课本里熟悉的那些篇章之外,还有很多让人看到的背后故事,以及在这些背后故事之后,我们还可以见证到的时代与不同的场景。作者意图呈现的,是一个在课本上被我们仰望,但是又开始解读出在课下让人们敬仰且亲近的伟大灵魂。
从阅读的感受看,其实这是围绕鲁迅而来,但是又是对他的生命、生活展开多个方向解读的书,在这些不同的理解下,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又与我们现实有相当距离的鲁迅,不断的当下追问,在生活上追寻,然后以生活的追问来展示一个人的内心与灵魂,在文化的跋涉上,让他开始做文化的觉醒与体悟,同时在文化追问上展现出了一个伟大文人的艺术价值,在力求创造性解读时,也可以看得出,作者其实非常期许可以在鲁迅的断想和洞见之下,找到一条精神的脉络将他的一生贯穿,而这精神脉络,正是被人们将之成为民族魂的原因。
《鲁迅传 : 于无声处听惊雷》从各个角度介绍鲁迅,但是并没有像传统的传记那样,从不同人的口吻来解读,也不是单纯叙述。比如年少的生活,我们可以看到周家殷实富足的家庭,在这个尚且满足的小康之家里,有祖母、母亲和我们熟悉的保姆阿长对他的悉心照料,也有对“迅哥儿”的呵护疼爱,故事从小时候开始,从百草园再到三味书屋的读书,鲁迅先生在孩子的天性之余,开始走上了一条自由自在的道路,活泼快乐的童年,自在无忧的生活,让他有了最初的美好记忆。
在书中还家挫折伟人的生活和不同经历,比如鲁迅的创作经历,最初的救国思想,其实发端于他在南京读《天演论》时,在他创作的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麻木不仁的看客,也可以在这里看到自欺欺人等小老百姓,还可以看到各种高高在上的不同人员,而这些形态各异的小人物,组成了鲁迅小说中的众生相。
让人称道的是作者专门补录的年谱,正好就可以让我们从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写作风格,去分析鲁迅先生的写作情况不同时期变化的原因,最后再让我们回归熟悉的课本,这样自然就可以让读者更加了解这个伟大的人的一声了。
也许,这样的书,正是我们见证的一个完成的伟大的灵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