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溥光
《师说观人术》
最近看到一个大学教授的演讲视频,主题是【健康中国】他提到了关键的一个词“百年集体失道”他说讲到:“因为百年的集体失忆,导致了百年集体失明,集体失明导致了集体失道”。各行各业、各个领域、方方面面皆是如此。
失道,这是和尚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
失道,不是说某个人失道。古代贤者说话著文的主客体都不是具体的个人,要么是国家,要么是族群,是一个复杂对象。
失道,是说这个群体里能总结并说出自然规律。
其实,关于类似的问题,不是我们看不见,而是我们大多数人都视而不见。
或者说,认为这就是时代发展的需要、认为这一切都很正常。好象一改革就得开放,一开放,就有苍蝇进来,习以为常,苍蝇轰它干啥,世界到处都是!
古人有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也许这样一句话能理解的人无数,可能真正做到的才是难能可贵的,知之者众,守道者几人?
视频中的教授说到“集体光明,集体有道,集体有德”需要靠教育者把它调过来。
常常看到有人发表: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这句前面应该加一个“古”字,应该为古之师者,因为今天的师者,大多也就授业而不一定解惑,更别谈什么传道了。
我以为——为人师表,坚持严以律己,增强自身的自控潜力,每一天都带着一份好情绪投入到工作中。
培养良好的内在素养,作为一名教师更重要的是塑造内在的修养,刻苦钻研业务。精通教学业务是教师之所以成为教师的关键。
只有精通业务,才能将科学文化知识准确地传授给学生。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总是不能准确地解答,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威信就会逐步丧失,学生对教师也没有信心可言。
教师要提高教学业务水平,并且要做到严谨治学,诲人不倦、精益求精。师德,是教师工作的精髓,可以用“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概括其内涵。
师爱为魂。“师爱”是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它是师德的核心,即“师魂”。从爱学生的角度讲,就是教师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好师德培养好教师,好教师造就好学生,好学生谱写好未来,可见师德的重要性!
公德更具普遍性,师德更具专业性。
公德与师德的分野,要求我们在评判和讨论具体事件时,要有明确的区分和界限。就像讨论公德和私德时,必须“公私分明”一样。公德的归公德,师德的归师德,甚至,师德的归师德,专业的归专业。
就像,上帝的归上帝,撒旦的归撒旦。
荀子|大略——“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贱师而轻傅,则人有快,人有快则法度坏。”在我大国崛起的今天,独望更多的有德者传之以道,则足以载我国之瑰宝。
文武有道,学有学范,医者有德。
正如老子语:“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一个社会动荡的时代,是一个道德沦丧的时代,也是一个泛道德主义大行其道的时代。老子说,“大道废,有仁义”,意思是,如果在盛德之世,人皆有仁义,仁 义就看不出来,也就没有倡导仁义的必要。
所以,一个崇尚道德品行的社会,同时也必然是一个风气颓废的社会,是一个道德濒现危机的社会。
如老子所言:“失道 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在老子看来,社会偏离了大道,才有了提倡道德的必要,但这时的“德”已不是“ 上德”,而只能是“下德”。
因为“上德不德”,其德在内而不在外,完全是出于内心之自然,而非自恃有德而表露于外。“下德”产生的仁已不是无心的自然流露,而是有心如此,是人为的结果,这就是“失德而后仁”。
“失仁而后义”是“上德”的进一步丧失,仁与义相比,前者重在内在观念,后者重在外在行为。仁义忠信虽然已经背离了自然道德的基本精神,但他们毕竟还是一些道德原则和观念,礼则不同,它是一些已经制度化了的行为规范,当人们自觉的道德观念不足以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时,统治者便制定出一系列客观具体的行为标 准——故曰“失义而后礼”。
而礼的出现,则标志着仁义忠信等道德观念的失败,故曰“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薄”即不足、衰竭之义。
庄子哲学侧重于个体自救,认为得道是为了救已,而不是为了治世。
上德不德,为何?因为孔德之容,唯道是从,其结果,是以有德。进而明――为道日损,损之又损,道隐无名。
因此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国家整体价值观被政治左右着,谁都有一套理论,就是他贪,他也有贪的理由。集体失德,这不是让现在的小孩子念论语就能纠其正的。
各行各业,都在方设法创收。
就象进了云南西双版纳到处是茶商,各有各的道。就是大品牌的茶,好看的包装,不好喝!茶人请人喝茶都是自己带着自己的好茶。为什么,这都心照不宣。
失道的茶和人,都有华丽的外衣,要不然他们怎么大行其道?什么事都可以在他们手里网开一面,失道是拿国家的公权利交易着他们的私密。
书法界官本位死灰复燃,换汤不换药,仍然是沿袭前任的后尘,以职论价。现在真正有收藏价值的作品,你不钻营,你就是傻子过年看街坊。走进艺术市场,一片萧条,而坚持有品的大家,不靠吹,不靠托的运作,仍然可以不用失德的模式走自己的路。
道,就是准绳,良心都不要了,那赚来的钱,是脏的。
君不见,越是骗子越喜欢搞公益,什么免费检查,什么免费试吃,什么免费培训。这就是钓鱼式失德道经营的伎俩。
菜市场门口一免费尝瓜子的摊卖的特火,你是免费尝了一把,你能不买吗?买呀,买的没有卖的精,他早在秤上加了你刚才免费吃的份量啦。
失道的花拳绣腿,让你看得眼花缭乱,其实都是一个个套路。
香港有综援,就是你没工作,有三孩子,香港政府会给予综合援助估计一个月会给到上万,那为什么港人都不去领取呢?
据说,套路太深,查你银行账户,查你出入境次数,查你不能乘坐的士,凡你用过任何高消费的,都会分分钟取消你的资格。失道的人,只要钱到手竟也铤而走险。
鬼谷子说懂得外圆内方的人,不会吃亏——
其与人也微,其见情也疾。如阴与阳,如阳与阴。如圆与方,如方与圆。未见形,圆以道之;既见形,方以事之。进退左右,以是司之。己不先定,牧人不正。事用不巧,是谓忘情失道;己审先定以牧人,策而无形容,莫见其门,是谓天神。
其与人也微,其见情也疾。【微:细微;疾:迅速】
如阴与阳,如阳与阴。如圆与方,如方与圆。未见形,圆以道之;既见形,方以事之。【圆:圆滑;方:规则】
进退左右,以是司之。己不先定,牧人不正。【牧:考察】
事用不巧,是谓忘情失道;己审先定以牧人,策而无形容,莫见其门,是谓天神。
【忘情:不合实际情况;失道:抓不住本质】
即使我们暴露给对方的信息量微乎其微,对方也会很快的向我们敞开心扉。
就像阴变阳、阳转阴,圆变方、方转圆一样,应用随心,变化自如。
也就是说在情况还未明朗以前,我们用圆滑的方法来诱惑对手,在情况明朗以后,我们用规矩规则去应对他。
无论是向前还是向后,无论是向左还是向右,都可以用这种规则去掌握。如果我们自己不事先确定策略,我们就不能正确的去支配他人。
我们做事时不能没有技巧,不然就会不合乎实际情况,违背客观规律。
总之,我们运用这种方法的时候,需要先制定考察别人的策略,再来统领众人。
策略要不暴露意图,让对方摸不透其中的门道,觉得我们就像天神那样已经达到难测难知的至高境界。
这在周易预测学里,失道、得道、都蕴藏着许多道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