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典句出自唐•杜甫《暮春》:
卧病拥塞在峡中,潇湘洞庭虚映空。
楚天不断四时雨,巫峡常吹千里风。
沙上草阁柳新暗,城边野池莲欲红。
暮春鸳鹭立洲渚,挟子翻飞还一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病中卧床之人,对窗外自然景观的感受。
“卧病拥塞在峡中”一句,直接设定了诗人处于一种不适与苦恼之中,同时也限定了空间环境是在山峡之间。
“潇湘洞庭虚映空”则是对这种自然景观的描写,其中“潇湘”指的是潇水和湘江,这两条河流在中国古代文人笔下常常与湖南地区联系起来,“洞庭”则是洞庭湖,都是湖南的重要地标。这些名词的运用,为诗歌营造了一种广阔而又神秘的自然氛围。
“楚天不断四时雨,巫峡常吹千里风”一句,进一步强化了这种环境的意境。“楚天”指的是湖南及周边地区,这里的“四时雨”和“千里风”,都是对气候特征的描绘,显示出一个多雨且风大的自然环境。
接下来的“沙上草阁柳新暗,城边野池莲欲红”一句,则是对景物之美的细腻描写。“沙上”、“城边”,都在具体化地标画面,而“草阁柳新暗”和“野池莲欲红”,则是对植物生长状态的精确捕捉,展示了初夏时节的景象。
最后,“暮春鸳鹭立洲渚,挟子翻飞还一丛”一句,以水鸟的形象结束全诗。“鸳鹭”指的是一种水鸟,它们站在“洲渚”(水中的沙洲或小岛)上,与周围环境和谐共生。而“挟子翻飞还一丛”,则是对这些水鸟戏水、飞翔的动态描写,既展示了它们活泼的生命力,也映射出诗人内心对于自由与自然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致入微地描绘,不仅展现了一个病中之人的感受,更呈现了一幅初夏时节的山水画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