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了方军老师的 14 天知识经济实战营,第一次课之后,我对知识经济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和思考。
我个人已经义无反顾地跳入了知识经济这条奔涌的河流中,正在努力学习各种生存技能。在这段不长的时间里,我更关注的是怎样建立自己的知识图谱,怎样把对自己有用的、经过自身验证的知识形成文章、图书、课程来输出给有需要的人。我很少关注这个浪潮会持续多久,都有什么样的形式,以及,有多大。
但是昨晚听课后,我开始思考这个问题。
知识经济的四种角色及其未来
知识经济中有四个角色:
- 生产者
- 传播者
- 消费者
- 平台
生产者提供知识产品和服务,传播者会传播他认为有价值的知识产品或服务,而消费者根据自己的需求购买产品和服务。平台可能会像传统的市集一样存在,提供一个场所,让前三种人在它的上面进行各种活动。
平台可以分为电商类和社交类。像知乎、分答、微信,都属于社交类的平台,像得到、喜马拉雅,可能更偏重电商。
知识消费者的体量会大于生产者,甚至在不久的将来,每一个生产者都会成为消费者。因为知识产品的更新迭代会非常快,生产者需要不断给自己寻找输入,同时还需要不断优化自己的产出方式,这个时候他就需要向与他互补的知识生产者购买他需要的产品和服务。甚至这个时间已经到来,比如我会购买方军老师的产品,彭小六也会购买秋叶或者其它老师的产品。
平台会慢慢集中,只会留下一两家有影响力的,最多不会超过三家。而且,第一家与第二家的差距会很大,第二家与第三家的差距也会很大,甚至第三家会慢慢消失。
所以,在这样一种对未来的预测下,作为还有形成强 IP 的知识生产者,现在就需要想清楚:
- 我适合什么样的平台
- 我的产品如何与平台特性结合起来
- 我怎样才能在平台上获得更多的流量
人的精力有限,如果你在不适合自己的平台上花费了大部分的时间,将来可能很难再有机会切换到更适合你的平台上并取得好的发展。因为每一个平台其实都有头部效应,10%,甚至 5% 的知识生产者会拿走这个平台上 99% 的交易。
而知识传播者,可能永远都会有自己的位置。这一方面是头部知识生产者需要团队化运作,需要将其产品和服务规模化地向外传递;另一方面,腰部及以下的知识生产者,也需要借助知识传播者的力量,让自己的产品和服务能够抵达更多的人。
知识传播者未来会演变出知识经纪公司以及知识 IP 孵化组织,这可能也会是一种趋势。
作为知识消费者,在未来,则需要更加理性的看待自己的消费,识别自己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知识和服务,找到真正对自己有价值的平台和服务。
这一点可以类比现在的 IT 技能类培训,2014 年的时候,作为消费者,你选择 Android 或 iOS 课程,会很容易就业并拿到高薪,这些服务对你就是很有价值的。现在呢,你再选择 Android 或 iOS 课程,可能连工作都找不到。
知识消费者要想做出有价值的选择,需要具备一定的判断能力,要既能判断自己的需求,又能判断市场的状况。而很多知识消费者可能做不好这一点,所以,这又会衍生出一类专门帮知识消费者做选择的知识产品或服务。
知识经济的市场有多大
作为一个非知名的知识生产者,我在思考自己命运的时候,也会琢磨知识经济这个市场到底有多大。
对比以往教育市场、培训市场和图书市场,你会发现,知识经济并不是新的东西,只是旧的商业形态在新时代产生的新变化:新的词汇、新的平台、新的工具、新的思维、新的产品和服务形态。
从这个角度来看,知识经济的市场,一部分来自现存的教育及泛教育类市场,一部分则从快速崛起的中产阶层的焦虑转化而来(这部分是增量)。但是这个市场有多大?放到历史长河中,可能就是教育市场在现在社会经济中的占比的一部分。
对知识生产者来讲,这样的市场体量已经足够大,况且,个体的知识生产者,服务对象和半径都有限,再小一倍的市场,也足够折腾。
对于机构来讲,这个市场中能否产生类似阿里、京东这样体量的公司,三五年内其实都很难。我这么说,是因为我看到了一种关系:知识经济作为虚拟经济,因实体经济的发展而繁荣,最终还是要作为一种促进实体经济的虚拟经济形态,所以它其实是伴生市场,是辅助作用。这就像现在的电商和传统商业的关系一样。但又因为知识的市场没有零售大,所以,知识经济的市场相比电商也会小很多,所以,很难出现超大体量的公司。但一些小而美的公司,会活得很滋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