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小论“鱼戏新荷动”和“莲动下渔舟”艺术高低

小论“鱼戏新荷动”和“莲动下渔舟”艺术高低

作者: 中文小店 | 来源:发表于2015-10-25 01:39 被阅读98次

一个是令李太白“一生低首谢宣城”的谢眺,一位是“当代诗匠,又精禅上理。”的王维。谢宣城诗歌创作的主要成就是发展了山水诗。其诗被誉为“五言上品”。王右丞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突出贡献是使山水诗的成就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胡应麟称其五绝为“却入禅宗”。谢眺写景状物的技巧,不仅影响了唐代诗人,而且影响了一代诗风。王维则在前人的基础上踵事增华,取谢之细丽精工,成了诗坛上开宗立派的大师。可以说,谢朓的诗歌,对盛唐“诗佛”王维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那么,究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呢?还是“姜是老的辣” ?我们窥豹一斑,以谢宣城《游东田诗》中的“鱼戏新荷动”和王维《山居秋暝》中的“莲动下渔舟”为例分析比较。

“鱼戏新荷动”和“莲动下渔舟”都写的是荷塘景色,都在阐明荷(莲)动的原因。谢认为是“鱼戏”使“荷”动,王认为是“渔舟”使“莲”动。那么,从诗歌艺术性的角度讲,谁写的更好呢?

“鱼戏新荷动”这是写近景,也点明节令。写得情彩飞动,意趣横生,向来为人们所传诵。这句似工笔花鸟,把自然界充满生机的景象,尤其是把初夏特有的景物,生动细致地表现出来。“鱼戏”的“戏”字,写出鱼儿优游不迫,怡然自得的活泼神态;“新荷动”,又使鲜嫩的荷葩的娉娉嬝嬝的风致跃然纸上。整个画面写一刹那间的活动,字里行间,缭绕着诗人的斐然的情思,喷薄着大自然的活力。

“莲动下渔舟”看水面莲叶波动,渔舟顺流而下,一个“下”字,是顺风顺水,顺流而行,这个字把渔舟之轻巧,敏捷、自由自在都表现出来了。渔舟在荷塘里航行时,由于莲叶遮蔽,并没有引人注意,后因触动莲叶才被发现。诗人写渔舟“下”而引动莲叶是非常自然的。此句五个字,其中三个字都是富有各种具体动作的词,真是写尽了动态。其余两个字也都各具形象,跃然纸上,如见如闻,使山村充满活力,充分显示出动态之美。

从语序上看。“鱼戏新荷动”是正常语序。因为鱼戏,所以新荷动。而“莲动下渔舟”则采用倒装的手法来表达:一是变补语为状语,把“莲”分别前置到动词“动”之前;二是因果倒装。把结果“莲动”前置到句首,主谓语放在句尾;三是主谓倒装,变“渔舟下”为“下渔舟”。所以,“莲动下渔舟”的正确语序应为“渔舟动(而)莲动”。但诗人为了创造诗中意境,巧妙的运用倒装句之后,就产生了以下几点艺术效果:一是增强了真实感。“莲”处于静态之中的。起初被它们遮住的渔舟未见,到了“莲动”之后才被发现。因此这样前置符合生活的逻辑,显得自然而真实,富有生活气息;二是先声夺人,产生闻其声如见其人的效果;三是使动作“下”富有节奏感和持续性,给人以想象的余地;四是引人入胜,倒装句也是一种巧设悬念的办法,引人注意,使诗的意境更加丰富,动感更加强烈。

从构图上看。“鱼戏新荷动”是一幅工笔花鸟画。清新可爱,圆美流转。整个画面写的是一刹那间的活。“鱼戏”“荷动”皆是瞬间的微动,几圈涟漪,小荷微摆。而“莲动下渔舟”则是一幅水泊风景画。视野开阔,轻快自然。整个画面写的是流动的。“莲动”则“渔舟”现。现,也是若影若现。“下渔舟”则“莲动”。动,是左右摇摆,大有压倒之势。若将“鱼戏新荷动”比作小家碧玉,那么“莲动下渔舟”则是大家闺秀。到此,这两句诗的胸襟高低也无需在辩。

从动静结构上看。“鱼戏新荷动”是以动写动,用了两个动词,在意义上构成相互影响,因为“鱼戏”故而“荷动”。因为“荷动”所有鱼游。将那一刹那写活。而“莲动下渔舟”则是以动写静。用词非常讲究,“莲动”之“动”,“下渔舟”之“下”,用的都是有具体行为的实义词。就是偏正结构的名词中,“渔舟”之“渔”也是从有动作的行为动词中变化而来的,在此仍保留着动词的实义。故而说,此句五个字,其中三个字都是富有各种具体动作的词,写尽了动态之魂。

并且动中仍还有静意。愈幽静,愈显生灵活跃。因为“莲动下渔舟”写的是整个画面空间的流动。故而“莲”是因“下渔舟”而“动”的,渔舟未下时或渔舟下后,莲叶依然是宁静的,诗人这种以动写静,以求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写法,不但使画面形状多样,线条、点面谐调,而且使动态与静态在变化中得到统一。

从人类气息上看。“鱼戏新荷动”是纯静物描写。把自然界充满生机的景象,尤其是把初夏特有的景物,生动细致地表现出来。而“莲动下渔舟”重点写的是“渔人”。通过写山村居民的神态和心态来映良辰美景。他们不论男女都无拘无束,无忧无虑,安居乐业,正如生活在“桃花源”中一样,这是一幅山村欢乐图。于诗情画意中寄托了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的追求,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综上所述,从语序方面、构图方面、动静方面、人类方面分析比对可以得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应当学习先人,超越先人。从而促进文化的发展繁荣。

相关文章

  • 小论“鱼戏新荷动”和“莲动下渔舟”艺术高低

    一个是令李太白“一生低首谢宣城”的谢眺,一位是“当代诗匠,又精禅上理。”的王维。谢宣城诗歌创作的主要成就是发展了山...

  • 莲藻

    莲藻 莲藻水上,白露将至。 我谓佳人,在心一方。 莲动渔舟,渔舟游动。 藻游鱼动,鱼动藻游。 莲藻水中,白露已至。...

  • 莲动下渔舟

    我这一生用了大半的时间来思念一个人,这个人既不是受我发肤的父母,也不是与我相守的郎君。他只是他,远远地站在那个我靠...

  • 莲动下渔舟

    我这一生用了大半的时间来思念一个人,这个人既不是受我发肤的父母,也不是与我相守的郎君。他只是他,远远地站在那个我靠...

  • 鱼戏动新荷......

    梅雨霁,暑风和。高柳乱蝉多。小园台榭远池波。鱼戏动新荷。 薄纱厨,轻羽扇。枕冷簟凉深院。此时情绪此时天。无事小神仙...

  • 雨霁

    梅雨霁,暑风和。高柳乱蝉多。 小园台榭远池波。鱼戏动新荷。

  • 白龙潭景色不错鸭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 八月二十一日游西湖

    人沿柳岸走, 鱼绕荷花游。 更怜西湖水, 莲动老渔舟。

  • 诗:《明湖观鱼》

    东湖西桥不相闻, 北岸锦鳞簇纷纷。 人观鱼乐鱼观人, 莲动渔舟过无痕。

  • 夏雨荷

    梅雨霁,暑风和,高柳乱蝉多。 小园台榭远池波,鱼戏动新荷!都有了,就是没有蝉。夏天雨中的荷花,美啊!有人名,夏雨荷...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小论“鱼戏新荷动”和“莲动下渔舟”艺术高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utxh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