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多的人并不一定有教养。一个人有教养,他一定会有照顾别人的习惯,恰到好处的言辞,无需提醒的自觉,让彼此舒服。
01
照顾习惯,不随意
昨天先生带我和孩子到友人张哥家吃饭。出发前,先生一再提醒我对方家里女主人有洁癖,让我把孩子收拾得干干净净地再出门。
其实,先生和张哥认识多年,二人是很要好的朋友,先生刚帮了他们一个忙。一向粗线条的先生如此温馨提醒,让我刮目相看。
先生平时为人坦荡,心胸开阔,有时不拘小节,没想到对细节却很注意。
看过一个故事:作家梁实秋的生活十分规律,晚上八点上床休息,早点四点起床写作。他的朋友常常请他吃夜宵。几次拒绝无果,他决定回请一顿,时间定在凌晨四点,当大家被电话吵醒,无心吃饭时,终于明白了梁实秋的用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尊重并照顾他人的习惯,是一种修养。哪怕主随客便,关系再好,也不等于随便。
02
静听其言,谨慎言语
菜过三巡,酒过五味,张大哥也打开了话匣子。他说起以前和我们有过一面之缘的人。那日,月高风清,张大哥把车停在小区,忘记锁车门。第二天清早,发现车里的少量现金和几条烟不见了。于是调出监控,发现是熟人所为。他不动声色,全当花钱买教训,花钱看人品。
先生听张大哥陈述完,没对偷拿钱物之人进行评价。只说了一句:真金不怕火炼。
余秋雨说:话语谨慎是修己的第一要事。
听其言,慎言语。照顾他人的情绪,不让他人因遇人不淑而尴尬,因坦露心声而后悔。
有一种修养叫:你说,我在听。
03
见好就收,适可而止
张大哥家里有高度陈酿,远处飘香。先生看到了,让张大哥帮忙找个空瓶装上半斤,说是回家用于烹调。
《增广贤文》说:酒向知己饮,诗向会人吟。
先生虽是爱酒之人,但在家滴酒不沾。只是好友相聚时,会有“酒逢知己千杯少”之感,偶尔得意忘形。
面对他的索酒之行,我未加阻拦。因为,他要得适量不过度,还是顾家的人。
临别时,我和孩子在楼下玩,张大哥把给孩子的一盒品质高级的巧克力让先生带着。先生一再推辞。
1972年,金庸书告天下:“侠客不再,尽在往昔,即日封笔。”见好就收,不重复自己。
朋友交往,也要有分寸感,见好就收。不过分消耗友情,懂得张弛有度。
说到底,人与人之间,就是相互成全。你让我心里舒服,我不给你添堵。长久的感情,是建立照顾彼此,相互成全的基础上的。
做人不随意,让人有好感。
说话不随意,让人不尴尬。
做事不随意,让人更舒服。
与朋友们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