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7126844/756a41fb207d5e12.jpg)
一个单位最重要的就是思想统一,要有一个核心,一个声音,一个步调。要想统一思想又是很难的。要在那个位置,有能力素质,有口才能力,也要有深入思考问题,在思想上走在他人前面,才能有基础成为核心。有了基础也不一定能达到统一,人都会有自己的想法,有的想法难免不一样甚至对立,这就需要采取一定的方法才能达到统一。
首先,要能够发现思想问题,很多问题都有一定的表现,不思考是发现不了问题的,不深入思考是发现不了根本的思想问题的;发现问题后还要分析问题,发生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根本原因是什么?思想问题是什么?很多人只会善于解决表现问题,不善于发现问题背后的问题,就会按下葫芦浮起瓢,解决了这个问题后,又会出现类似的新的问题,层出不穷,疲于应付。最后,解决问题要善于运用方法,要有计谋、策略,不是简单粗暴,那是莽夫,很多时候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可能激化矛盾,有对策后再去实施解决方案。这是解决问题的总体思路。
比如: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等不是凭空而来,也是通过整风,纠正了教条主义、经验主义后得来,现在想来好像很容易,可是当时要到达这样的思想认识不容易。特别是教条主义,很有一定市场,在高级人员当中、在一定的学生群体当中,好像能够倒背如流就是理论家,很是受人崇拜的,这样的思想很有市场。包括经验主义,因为当时很多是农民出生,没有上过学,学习能力也不强,干工作凭经验的很占一定比例,有的甚至还取得了一定成功,总觉得自己那一套很管用,不能科学辩证全面的看。
这些都需要进行思想的洗礼,才能达到统一。
教条主义与经验主义的两个比喻故事。教条主义,以前一个书生要过一个水渠,他没有走过,就问旁边的老翁,“老翁,这条水渠,我能过去吗?”,老翁说“这条水渠一跳就过去了”,结果,他一跳没有过去,掉进水渠了,他就问老翁“我怎么没有跳过去”,老翁说“你脚一前一后就跳过去了”,他说“老翁,你说错了”,按照书中说“双脚并拢跃起,才是跳;腿一前一后,那叫跨”。这是何等的愚昧,不能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而是死守书本知识,掉进了水渠。经验主义,一个马托着泡沫要过一条大河,它走着走着,累了,就趴下休息,等它趴下后,它却因为泡沫的浮力把他浮过了河对岸。又一天,它拖着棉花过河,走到一半时,它想上次趴着就过了河,这次又趴下了,可是这次却被淹死了,因为棉花越来越重,它沉下去了。这两个故事形象的比喻,生动的说明了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的错误。
再说明道理时,用比喻的方法,通过讲故事,这两种手段,很能够形象生动的说明道理,值得借鉴。
我们要怎么解决一个单位的思想上矛盾和问题呢?
首先要制定正确的思想指导,要知道哪种思想是正确的,还要有充足的思想理论书籍或者文章做支撑,供单位人员学习,并在学习中思考,再进行思想交流,思想交流中要重点自查自身的问题,不断自我革命。也要开展真诚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既要自我反思问题,也要相互批评,有的问题自己看不到,需要别人指出,达到深挖自我思想问题的要求,这里不能浅尝辄止,一定要深刻,触及灵魂,不能蒙混过关,才能让真正有错误思想的人重新认识自己,改造自己。这其中要运用“团结—批评—团结”的要求,要通过相互批评,最后达到团结统一的目的。
这其中,也可以分层次,对于核心层要解决什么问题,大众层要解决什么问题,都要有所区别,有所侧重,才能达到有的放矢的目的。
周恩来的《自我修养要则》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一、加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二、努力工作,要有计划,有重点,有条理。三、习作合一,要注意时间、空间和条件,使之配合适当,要注意检讨和整理,要有发现和创造。四、要与自己的他人的一切不正确的思想意识作原则上坚决的斗争。五、适当地发扬自己的长处,具体地纠正自己的短处。六、永远不与群众隔离,向群众学习,并帮助他们。过集体生活,注意调研,遵守纪律。七、健全自己身体,保持合理的规律生活,这是自我修养的物质基础。
最后,要永久奋斗,奋斗到死。要有本领恐慌感,要有提高能力素质的紧迫感,曾经受到过很多羞辱,不奋斗永远有很多人看不起你,人活一辈子,不奋斗又能做什么呢?浑浑噩噩,浪费一生又有什么意义呢?
网友评论